故事三丨邱金美的故事
作者:范德良
“妈妈,我好想你!明年一定回来。妈妈!妈妈!回来要给我带很多很多糖,还有光头强玩具”
“儿子,听爷爷婆婆的话,不要淘气,我回来一定答应你!”
——这是大年三十夜给小儿子打的电话,说完泪崩,擦掉眼泪转身又去护理病人。
可是第二年又食言,过年又没回家。一年又一年……大女儿和小儿子如今都已念高中了。
邱美金的小儿子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糟心事却正好被邱金美遇上了。那一年,孩子们还都在读书,家里的花销较大,偏偏这时候她丈夫意外摔伤骨折。孩子上学要用钱、丈夫治疗康复要用钱、家里日常开支要用钱,千头万绪,邱金美被难到了。家中两个老人不想给她添负担,都七、八十的高龄了,却还要下地干农活来贴补家用。
收入没有大的进项,主要劳动力的丈夫受伤,一切都是杯水车薪,完全没有办法来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
千好万好不如在家好,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她也想好好孝顺公婆,好好照顾老公,好好陪孩子长大,可是生活的重压之下,总要有人扛起责任来。
邱美金在康复中的丈夫
为了凑钱给老公治病,给儿女念书,为了公婆生活不再辛劳,邱金美远离家乡,走进上海卫事康厦门项目,经过培训后,分到了项目服务医院的五官科,走上了陪护岗位,还带领了团队。
邱美金和她的团队
五官科监护室有五张床位,配置三个陪护员,白天两个,晚上一个。有时外边普通病房有人要照料,晚上一人就照顾不过来了。因此,就会有应急的协助工作。有时,哪怕只是去旁边休息室稍微休息一会儿,人站着就睡着了。
陪陪护作耗时长,“脏”、“累”,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工作。吃喝都得在病房,一顿饭冷了又热,热了又冷是常事。病人是第一位的,只要需求就要立即响应。病人的大小便更是不能等,常常是处理完毕后,洗完手再接着吃饭。
有时候病人无端发脾气、骂人,只能忍气吞声,擦干眼泪,转眼笑脸相迎。
下班了还要再看一眼病人
要更好的生活,只有努力地工作。这不仅需要勤奋,更需要付出真心,爱岗敬业才能更高效地开展工作。邱美金说:“病人不是商品,不是玩具,再苦再累再受委屈,都不能蛮干!我们面对的是和亲人一样活生生的生命!”
邱美金和病人亲如姊妹(下班后合影)
专业、专心、热爱,她们舍小家为大家,把更多的爱转移到病人身上,与他们交心,视他们为亲人,邱美金带领她的三人团队通过不断努力,用真心,换得了病人的称心,家人的放心,以及科室的一致好评。
如今,邱美金的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也有了不错的收入,丈夫的病也因康复及时,恢复得很好,现在也已就业,俩孩子快要高中毕业了,欠别人的帐已经全部还完了,两位老人也终于放下心来,过起了舒心的日子。
邱美金是卫事康普通的一员,更是一位勤劳能干的女人,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用专业的职责做好了工作,获得了职位的认可和尊重;她用双手扛起了家庭的责任,让生活步入正轨,用母爱、用责任、用孝心,谱写了一曲大爱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