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更加让您了解我们的资讯
understand our business
宿舍,作为医院医护、职工与学员日常休憩、学习、生活的“第二家园”,其管理服务的品质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居住者的幸福感与归属感。卫事康在医院宿舍管理服务上通过系统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打造一个安全、便捷、智能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智慧化宿舍生活空间。 智能驱动,尊享高效体验入住手续繁琐、退宿流程漫长?这些在入住宿舍时常见的痛点,如今在卫事康的革新之下,彻底烟消云散!我们早已将这些挑战视为服务升级的首要攻坚目标,并凭借智能化的前沿方案与精细化的运营管理,将其逐一击破、完美优化! 入住便捷卫事康在为上海某国家级重点医疗机构服务期间,因其卓越的宿舍管理服务荣获院方多次表彰。但我们并未止步于此! 为追求智慧化效能,卫事康引入了全新住宿管理软件,可以将不同区域的、甚至是院外的住宿管理进行了无缝衔接!这不仅意味着所有入住、退宿、日常管理数据实现一站式集成优化,更重要的是——入住、退宿流程将更加顺畅、高效! 精细化日常运营:每一天,都能感受家的温暖!宿舍的日常运营,是保障幸福感的基石。卫事康团队,用“绣花针”般的精细,打理着宿舍的每一个角落: 人员入住:尊享周到礼遇,便捷安顿无论是新入职的医护、求知若渴的学员,还是轮值的值班人员,我们都将根据其特点和需求,周密安排房间,确保入住流程顺畅高效。从您踏入宿舍的那一...
发布时间:
2025
-
07
-
23
浏览次数:10889
长期以来,有一个令医院护理部感到头疼的“三角难题”:医院希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生活照护服务,但面对年龄结构复杂、学历不高、职业稳定性低的护理员队伍,在管理上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外部第三方服务企业,则在医院的高标准和护理员的实际诉求之间左右为难。最让人心疼的,莫过于护理员们——他们是患者康复路上最亲密的伙伴,却往往深陷低薪、高强度、缺乏职业尊严的困境。 这个看似难解的僵局,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十年磨一剑”,在持续变革与实践的道路上实现破局!我们将用自身的亲身经历,来揭秘一场意义非凡的破局之路。这不是简单的管理模式调整,是制度创新、人文关怀和职业使命感的深度融合,它成功地促成三方头疼的“三角难题”,转化为了一个三方共赢的“黄金局”。在这个“局”里,没有输家,只有共同成长的收获。 “破局思维”:敢于放手,更懂得托付 这个故事,要从2015年说起。鉴于精神专科的特殊性,精神疾病患者通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其服务需求除了普通医疗护理外,对生活照料也有较多需求。然而,护理员队伍的高流动性使得招聘新人和稳定现有人员面临巨大挑战。加之传统定价模式不合理,导致护理员收入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严重挫伤了其工作积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提供高质量服务变得极为困难。 这些切...
发布时间:
2025
-
07
-
08
浏览次数:8854
时间回到2025年早春,一通紧急的求助电话打破了卫事康驻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分院项目办公室的宁静。电话那头,是ICU护士长引荐的一位焦急万分的家属:“我母亲遭遇严重车祸,全身粉碎性骨折,明天就要转出ICU了,急需一位有经验的护工,能帮我们吗?” 当时恰逢年后不久,许多护理员还没返岗,市场上符合要求的专业护理员更是寥寥无几,这让本已心力交瘁的家属雪上加霜,几近绝望。然而,对于卫事康而言,每一次生命求助都重于泰山。他们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启动了紧急响应机制,凭借深厚的专业储备和对重症护理的深刻理解,第一时间锁定了综合能力最强的医疗护理员——高阿姨。 当卫事康医疗护理员高阿姨随着负责人走进ICU时,尽管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心悸不已:一位瘦小的古稀老人,被密密麻麻的管线、支架和敷料包裹,脆弱得令人心疼。床头卡上赫然写着:秦某某,76岁,多发性粉碎性骨折(四肢、骨盆、多发肋骨、腰椎)、肺挫伤、创伤性休克术后。她,正是那辆失控公交车卷入轮下的重伤病人…… 死亡阴影下的争分夺秒最初的几天,是在与死神赛跑中度过的。高阿姨几乎寸步不离,她的战场,是那张病床,她的敌人,是病人无处不在的疼痛反应和随时可能爆发的并发症。每一个细微的生命信号,在她眼中都如同警钟,不能有丝毫懈怠。 疼痛的无形折磨秦阿婆意识模糊,但每一次无...
发布时间:
2025
-
06
-
26
浏览次数:6388
那一刻,他选择停下 六月初夏的南京,傍晚时分,恰逢下班时间,江苏省肿瘤医院周边,一位骑行者的电瓶车突然失控,连人带车重重地摔倒在地。路过的行人,有的人停下了脚步,带着犹豫与担忧;有的人则选择快速绕行…… 但,卫事康驻江苏肿瘤医院项目秩序维护部的盛华义经理却没有丝毫犹豫,他选择靠边停车后,快速设置好简单的路障,疾步冲向了伤者。他俯身查看伤者的状态,拨打了急救电话,并协助随后赶到的交警疏导交通。他运用在工作中习得的专业急救知识,仔细检查伤者的伤势,轻声安抚着伤者,耐心陪伴直至救护车到来。这之后,他才放心地离开现场,重新汇入车流。 这一幕,并非偶然上演的“英雄剧本”。时光倒回到四年前,在上班途中,面对突发疾病倒地的骑行者,盛华义也曾这样做过。这瞬间的挺身而出,源自一种职业的本能,更是一种融入血液的责任感。 盛华义的行动,不只是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更是卫事康秩序维护团队精神的缩影。在他们工作的地方-江苏省肿瘤医院,这个承载着生、老、病、苦的特殊区域,卫事康秩序维护人员,早已超越了维持秩序的“守门人”角色,他们更是传递温暖、播撒正能量、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暖心摆渡人”。 24小时在线:他们是医院的“全能守护者” 从清晨到深夜再到黎明的再次唤醒,卫事康秩序维护团队的身影,始终如一地坚守在岗位上。他们承担着日常执勤、重点区域守护、消防安全巡查、...
发布时间:
2025
-
06
-
13
浏览次数:9768
以上图片为midjourny生成“滚开!我不吃!”烧伤监护室传来尖利的童声怒吼,熟悉这声音的人都知道,是小晶(化名)又在发脾气了。才10岁的年纪,却承受着高达80-90%的烧伤面积——这是从鬼门关被硬生生拖回来的孩子。对他来说,现下的每一天都是一场艰苦的搏斗。这样的重创,足以压垮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更何况是一个本该在阳光下奔跑的孩子?全身的创痛、危重的病情,让每一次看似常规的伤口换药、治疗或检查,都变成一场撕心裂肺的酷刑,无休止的疼痛轮回。日复一日的煎熬,加上被禁锢在病床上的绝望,将他变成了一只用尖刺武装自己、抗拒世界的小兽。 送来的温热饭菜,被他挥手打翻;轻声的安抚,换来的是冷眼相向。面对这个被疼痛折磨的暴躁易怒的孩子,卫事康医疗护理员阿姨们没有一句责备,没有一丝不耐烦。“别着急,等你想吃了,阿姨再热了送来。”她们这样笑着,声音一如既往地轻柔。狼藉的地面很快被清理干净,等孩子的情绪平静些,一份新餐会再次出现。抵触、抗拒,甚至成为撒气筒……并非个例,这是烧伤监护室卫事康护理员们要面对的“工作日常”。专业的铠甲 过硬的素质卫事康医疗护理员阿姨的身后,是公司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支撑。她们并非仅凭爱心上岗,而是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专业的岗前培训,内容涵盖基础护理、重症监护配合、院感控制,更特别针对烧伤科的特殊性,强化了创面护理配合、悬浮床使用维护、以及至...
发布时间:
2025
-
06
-
06
浏览次数:9793
还记得小杨第一次踏进静安精卫病区时的心情,这里与她想象中的医院病房似乎有些不同:封闭式的管理、鸟笼式的栅栏……以及新入院病人时常流露出的不安、激越或沉默的表现,都会让她产生犹豫。虽说她已经经过严格的上岗考核了,但单独面对患者,遭遇他们情绪波动时,仍不免会涌上忐忑之情:“我真的能做好这份工作吗?我该怎么和他们沟通?万一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这份初来乍到的迷茫和对未知挑战的担忧,是许多新入职精神科医疗护理员的真实写照。 不是“放羊式”上岗,而是“硬核”成长计划!在静安精卫,卫事康的医疗护理员不是“放羊式”上岗,而是和病区护士共同拥有一个“硬核”的成长计划!这里以六病区为例。为了以专业托底,让每一位新员工都能迅速成长为患者信赖的伙伴,六病区护士长张林英和卫事康的项目主管任慧俐一起,为新入职的医疗护理员量身定制了一套系统化、高标准的培训及考核体系。这可不是走过场,而是一场真刀真枪的“赋能”与“验收”。 她们不只安排有固定的培训课堂,更会利用工作间隙、交班后甚至是午休碎片化时间,见缝插针地进行现场教学和即时考核。走廊里的一次标准手卫生示范、活动室里的一次沟通技巧情景模拟、甚至是对一份保洁检查表的现场讲解……每一个场景,都是学习和提升的机会。这套由病区护士长张林英主导以及卫事康项目主管任慧俐一起制定的“系统化、高标准的培训及考核体系”,包含了不少秘密...
发布时间:
2025
-
05
-
22
浏览次数: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