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更加让您了解我们的资讯
understand our business
计时器悄然跳动,模拟病房内,“多病种患者”SP静静躺卧。她,轻柔调整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体位,熟练评估吞咽困难风险,喂食、饮水、移动……每个动作精准而富有温度。当突发情况陡然发生时,她没有丝毫慌乱,一系列操作如行云流水,处置果断。 当分数最终定格,评委们不约而同投来赞许目光——卫事康驻上海精中闵行院区的医疗护理员王阿姨,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取得了首届“免陪照护技能比赛”的一等奖! 这并非她第一次站上领奖台,这位曾是幼儿园老师的哈尔滨大姐,已是该院护理员技能大赛连续两届的冠军! 这,不仅是个人精益求精的体现,也是该院区护理员队伍整体专业素养提升的缩影,更是卫事康项目管理处在与精中闵行院区护理部深度协作下,在全新“免陪照护”模式中,专业管理、系统培训和高效运营成果的集中体现。它昭示着,高质量的免陪照护并非依赖于个体英雄,而是源于严谨的体系支撑与不懈的专业赋能。 新模式・专业管理:让爱更专业 自上海市卫健委试点开展“免陪照护服务”工作以来,精中闵行院区护理部积极响应,与深耕专业照护领域的卫事康紧密合作,给出了有力的答案——自9月1日起,全面实施“免陪照护”新模式! “免陪照护”新模式“免陪照护”意味着01告别家庭奔波新入院I级护理的住院患者及家属,无需再承担沉重的照护压力。 02专业贴心照护由医院严格选聘、在卫事康项目管理...
发布时间:
2025
-
10
-
17
浏览次数:26897
在大健康服务这个领域里,专业和细致的服务是患者体验的基石。卫事康卓越的服务并非偶然,那源自于持续、深入的“内功修炼”。在卫事康,服务质量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真刀真枪的“硬功夫”。这个 “硬功夫”的修炼,就藏在每年7月和9月两场“武林大会”——专为项目管理层打造的医疗护理员专题培训以及不定期举办的一线员工职业技能提升专题培训。这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灌输,也是一场从内到外的“洗髓”,更是保障卫事康高质量服务的重点! 这里,将要带您深入的,是卫事康刚刚结束的管理层医疗护理专题培训。此次培训采用了理论授课和现场实操演练相结合的形式,并以严格的考核作为检验的标准。 NO.1 学习,是一种双向奔赴 在课堂上,老师们深入浅出,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互动,让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收获满满。学员们则以极高的热情积极参与,认真聆听、踊跃提问,并在实操环节中反复练习、精益求精,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扎实的积累。“你来我往”的教学互动,让整个培训过程既高效又充满活力,达到了1+12的培训效果。 “你来我往”教学互动让整个培训过程既高效又充满活力,达到了1+12的培训效果。 NO.2心理,是第一生产力 在高压的医疗环境中,作为从事医院后勤管理服务的企业,卫事康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业务技能,还拥有强大的心理抗压...
发布时间:
2025
-
10
-
10
浏览次数:5837
“小李,注意手势,再标准一点!”“王姐,灭火器要拔栓迅速,对准根部!” 无论是海姆立克急救法,还是消防演练,亦或是防恐除突和照护技能的强化培训,每一个环节都要求严格,每个动作都力求精确高效。在别人眼中,这些或许只是专业的培训演练而已,但在卫事康人心中,这分明是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双节准备的“备战誓师”。因为,对于卫事康人而言,节日,也是战斗的延续。为此,卫事康打造了一套覆盖全流程、全时段、全岗位的针对节假日的立体化管理方法。它涵盖培训演练、环境清洁、安全管理、应急反应、值班制度、隐患排查等方方面面。 1织密“安全网” 确保节日无忧今年的双节安全保障,卫事康在传承严谨的基础上,更注重前瞻性与精细化,将“安全”二字深植于每一个环节,通过系统化管理,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01动员先行 责任上肩双节假期来临之前,卫事康各项目分别召开了安全动员大会,重申制度,注入“使命感”,让每一位员工都深知肩负的重任。从管理层到一线,责任意识层层传递,确保指令畅通,执行到位。 责任感不再是冰冷的制度,而是内心深处的坚持,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02培训升级 技能致胜为了全面提升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卫事康多个项目通过与院方后勤及护理部合作,在节...
发布时间:
2025
-
09
-
30
浏览次数:8501
时间就是生命,当意外伤害发生时,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有效抢救时间。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场所,医护人员如果未能及时到达,谁能成为生命线上的第一道防线?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遭遇特别危险的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实施规范的心肺复苏和AED操作,为宝贵的“黄金四分钟”赢得时间,为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争取生的希望。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提升全院职工的应急救护能力,近日,卫事康协助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以下简称“上海精中闵行院区”),联合闵行区红十字会,成功举办了一场“CPR+AED”(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仪)应急救护技能培训。 本次培训共有100名员工参加,其中卫事康团队就有84人。培训覆盖了卫事康驻上海精中闵行院区的员工,实现了服务人员急救技能的全面普及。这不仅体现了院方一贯对安全培训的高度重视和对卫事康团队专业素养的持续强化,更与卫事康人“高质量服务”的承诺相契合,成为公司与院方携手共筑安全防线的生动写照。 应急救护培训是医院践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也是院区定期举办的制度化培训活动之一。此次应急救护技能的学习,极大提升了医院突发事件中的生命保障力度,也为医疗辅助人员赋能,填补了非临床时段的急救空白。作为上海市唯一一家国家级精神医学中心,上海精中闵行院区将不定期开展急救技能培训,为打造“15分钟急救圈”贡献三甲医院力量。...
发布时间:
2025
-
09
-
24
浏览次数:12001
与白天相比,夜晚更容易让人懈怠,大部分人都处在休息阶段,人员配置相对减少,因此,夜间值班人员的巡视,更为重要。 作为大健康产业的一员,卫事康深耕医院后勤管理多年,在长期的服务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夜间管理的关键性和复杂性。公司建立的夜巡制度不仅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更是强化管理效能、提升服务品质、保障患者安全的核心抓手。通过系统化的夜间巡查机制,卫事康打造了一套覆盖全流程、全时段、全岗位的立体化管理网络。 1、双轨并行的管理架构 卫事康夜间服务采用“护士长主导,项目管理处协同”的双轨管理模式。这一架构充分发挥了医疗专业与服务管理的协同效应:护士长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把控专业标准,项目管理处则专注于流程优化和质量监督,形成了专业与管理完美融合的服务体系。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夜间工作重点聚焦于“主动衔接、无缝配合”。项目管理处的巡查管理涵盖员工履职状态、服务品质监测、安全隐患排查等多个维度,确保每个环节都在可控范围内运行。 2、差异化的照护服务模式在夜巡工作开展中,针对不同类型医院的运营特点和患者需求,卫事康建立了因地制宜的差异化照护服务模式。在专科医院项目中注重精细化生活照护和安全风险防控,而在综合医院项目中则强化应急响应和医疗协同能力。...
发布时间:
2025
-
09
-
11
浏览次数:12002
作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精神专科医疗机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精神医学综合排行榜”中稳居全国第二,是上海市唯一的国家级精神医学中心。 在这里,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决定了患者的医疗护理绝非普通护理。它需要更专业的技能、更细腻的观察、更人性化的关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除了医护之外,还由一群默默穿梭在各个病区的卫事康医疗护理员承担着。他们,也是这个夏天,一场长达18场“特训”的绝对主角。 01 高手引路,不止于培训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以下简称“上海精中”)护理部由施忠英主任、黄维维副主任带领的护理团队,本就是业内公认的标杆。当这样一支对专业细节追求到极致的团队,决定为紧密的合作伙伴——卫事康,量身打造一系列专题培训时,其意义早已远超“教学”本身。 这份深度合作与互信的伙伴关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时间的沉淀与考验。就培训而言,也已进行了十多年的时间。 在双方对服务品质的共同追求和卫事康的积极提议下,由上海精中护理部主导并建立了这套宝贵的长期培训制度。每年,护理部都会根据平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卫事康项目管理处反馈的需求,与卫事康共同制定当年的培...
发布时间:
2025
-
09
-
04
浏览次数:9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