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切换
 
021-65667002
13817477863
    公司简介 / About us
    卫事康是医疗机构临床支持服务品牌,服务中国多家医疗机构,以信誉和实力荣膺《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评选的优秀医院服务商品牌金如意奖。我们致力于在医疗领域提供临床支持服务的不断创新与实践分享,以专注的精神为医疗机构提供备受赞誉的设施管理服务和患者陪护服务。  无论您在哪里工作、学习和康复,每一天,我们的员工都在用热情的服务,保护环境,促进健康,履行我们的社会责任。将美好的服务体验带给数十万患者及我们的白衣天使,助力中国人民健康卫生事业的发展。     公司致力于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一体化的创新服务,开拓医院后勤服务范畴,满足多元化需求。业务涵盖医疗科技领域内的技术服务、环境管理、中央运送、秩序维护、健康照护服务、导医服务、电梯驾驶、医用纺织产品租赁洗涤、餐饮企业管理、绿化养护、工程管理等医院综合后勤业态。
    成功案例 / Case
    说明: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漕廊公路2901号,始建于1914年,占地503亩,建筑面积115304.51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康复于一体的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上海市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院,是WHO新发与再现传染病临床研究与培训中心、全国传染病医师进修教育培训基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临床进修教育基地、上海市感染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临床基地,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说明: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又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原名上海精神病防治院,前身为普慈疗养院,建于1935年。2006年5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正事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由总部、分部、心理咨询部、上海精神卫生研究所、上海自愿戒毒中心组成。是上海三级甲等精神专业专科医院,担负着全市精神卫生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心理咨询和对外学术交流等任务。目前挂靠单位还有上海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上海精神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精神卫生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上海心理咨询培训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WHO/上海精神卫生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上海各医学院校精神科教学医院等。
    案例名称: 江苏省肿瘤医院
    说明: 江苏省肿瘤医院暨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一座全民所有制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位于江苏省的省会南京市,座落在明珠般的玄武湖畔,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宜人。其前身系1960年建院的江苏医院,1973年12月成立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1991年增名江苏省肿瘤医院,现为全省肿瘤防、治、研、教、技术指导中心。医院占地面积47.7亩,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58张,开放床位1161张。
    说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〇五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军队医院。1996年首批列入上海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现隶属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领导管理。医院本部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华山路1328号,沪闵路院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沪闵路9585号。      医院展开30余个临床科室、850余张床位,年门诊量近20万人次,年住院病人逾1.5万人次,拥有核磁共振、DSA、64排螺旋CT、全身伽玛刀、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设备。医院具有神经内科(综合卒中中心)、康复医学科、肾脏病科、中医科、骨科、肿瘤科、消化内科、结核病科等传统特色学科;积极与上海长征医院进行一体化融合发展,长征医院优势学科骨科脊柱专业、骨肿瘤专业、普通外科(肛肠)在我院建立融合示范病区,为病员提供优质的诊治服务。
    说明: 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创建于1964年,50多年医院历尽沧桑,不断壮大。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一家精神科特色明显,设备精良,功能完善的专科医院,并逐步成为专科医院的典范。医院现有在职职工61人,副主任医师2名,中级职称医师12名,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70%。近几年来,医院积极开拓业务,不断加强硬件建设,配备了全自动生化仪、心电图诊断仪、B超诊断仪、脑电图,脑地型图诊断仪、量表测定仪、TCD诊断仪、脑功能治疗仪、激光治疗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为满足全区精神卫生的服务需求,开设心里咨询特色门诊,开设电话咨询热线,努力为全区的精神病患者提供温馨、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聘请了市级,区级医院专家来院定期坐诊。提高了单位整体医疗水平及服务质量,得到了有序发展。
    说明: 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始建于1964年,先后由防治所站、防治院改名为精神卫生中心。是一所精神病防治结合的二级专科医院,核定床位200张,担负着全区近8000名精神病患者的治疗、社区专业技术的指导及100多万人口的精神卫生保健服务工作,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保健、宣传为一体。现有职工157名,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75%以上,现有副高以上职称4名,中级职称20名。
    公司新闻 / News
    夜巡:卫事康用专业定义服务温度
    与白天相比,夜晚更容易让人懈怠,大部分人都处在休息阶段,人员配置相对减少,因此,夜间值班人员的巡视,更为重要。       作为大健康产业的一员,卫事康深耕医院后勤管理多年,在长期的服务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夜间管理的关键性和复杂性。公司建立的夜巡制度不仅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更是强化管理效能、提升服务品质、保障患者安全的核心抓手。通过系统化的夜间巡查机制,卫事康打造了一套覆盖全流程、全时段、全岗位的立体化管理网络。  1、双轨并行的管理架构  卫事康夜间服务采用“护士长主导,项目管理处协同”的双轨管理模式。这一架构充分发挥了医疗专业与服务管理的协同效应:护士长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把控专业标准,项目管理处则专注于流程优化和质量监督,形成了专业与管理完美融合的服务体系。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夜间工作重点聚焦于“主动衔接、无缝配合”。项目管理处的巡查管理涵盖员工履职状态、服务品质监测、安全隐患排查等多个维度,确保每个环节都在可控范围内运行。  2、差异化的照护服务模式在夜巡工作开展中,针对不同类型医院的运营特点和患者需求,卫事康建立了因地制宜的差异化照护服务模式。在专科医院项目中注重精细化生活照护和安全风险防控,而在综合医院项目中则强化应急响应和医疗协同能力。这种差异化的服务模式确保了每个项目都能获得最适配的专业服务支持。 专科医院项目 精细化健康照护      在专科医院项目中,卫事康团队针对行动不便患者提供精细化照护服务。从协助排泄、更衣到定时翻身护理,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专业水准。这种贴近式服务不仅满足了患者的生理需求,更在情感层面给予了家人般的温暖关怀。  “控防”精准防护体系     基于多年实践积累,卫事康在精神专科医院服务中严格执行风险管控制度:  预防机制聚焦高风险事件预防   老年科“四防”:防噎食确保进食安全,防跌倒/坠床维护行动安全,防压力性损伤保障皮肤完整性,防肺部感染降低并发症风险;精神科“三防”:防冲动风险确保患者及他人人身安全,防出走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防消极风险防止...
    2025 - 09 - 11
    夜巡:卫事康用专业定义服务温度
    与白天相比,夜晚更容易让人懈怠,大部分人都处在休息阶段,人员配置相对减少,因此,夜间值班人员的巡视,更为重要。       作为大健康产业的一员,卫事康深耕医院后勤管理多年,在长期的服务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夜间管理的关键性和复杂性。公司建立的夜巡制度不仅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更是强化管理效能、提升服务品质、保障患者安全的核心抓手。通过系统化的夜间巡查机制,卫事康打造了一套覆盖全流程、全时段、全岗位的立体化管理网络。  1、双轨并行的管理架构  卫事康夜间服务采用“护士长主导,项目管理处协同”的双轨管理模式。这一架构充分发挥了医疗专业与服务管理的协同效应:护士长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把控专业标准,项目管理处则专注于流程优化和质量监督,形成了专业与管理完美融合的服务体系。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夜间工作重点聚焦于“主动衔接、无缝配合”。项目管理处的巡查管理涵盖员工履职状态、服务品质监测、安全隐患排查等多个维度,确保每个环节都在可控范围内运行。  2、差异化的照护服务模式在夜巡工作开展中,针对不同类型医院的运营特点和患者需求,卫事康建立了因地制宜的差异化照护服务模式。在专科医院项目中注重精细化生活照护和安全风险防控,而在综合医院项目中则强化应急响应和医疗协同能力。这种差异化的服务模式确保了每个项目都能获得最适配的专业服务支持。 专科医院项目 精细化健康照护      在专科医院项目中,卫事康团队针对行动不便患者提供精细化照护服务。从协助排泄、更衣到定时翻身护理,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专业水准。这种贴近式服务不仅满足了患者的生理需求,更在情感层面给予了家人般的温暖关怀。  “控防”精准防护体系     基于多年实践积累,卫事康在精神专科医院服务中严格执行风险管控制度:  预防机制聚焦高风险事件预防   老年科“四防”:防噎食确保进食安全,防跌倒/坠床维护行动安全,防压力性损伤保障皮肤完整性,防肺部感染降低并发症风险;精神科“三防”:防冲动风险确保患者及他人人身安全,防出走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防消极风险防止...
    2025 - 09 - 11
    卫事康:夏日淬炼,铸就医疗照护的坚实盾牌
    作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精神专科医疗机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精神医学综合排行榜”中稳居全国第二,是上海市唯一的国家级精神医学中心。        在这里,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决定了患者的医疗护理绝非普通护理。它需要更专业的技能、更细腻的观察、更人性化的关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除了医护之外,还由一群默默穿梭在各个病区的卫事康医疗护理员承担着。他们,也是这个夏天,一场长达18场“特训”的绝对主角。  01  高手引路,不止于培训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以下简称“上海精中”)护理部由施忠英主任、黄维维副主任带领的护理团队,本就是业内公认的标杆。当这样一支对专业细节追求到极致的团队,决定为紧密的合作伙伴——卫事康,量身打造一系列专题培训时,其意义早已远超“教学”本身。       这份深度合作与互信的伙伴关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时间的沉淀与考验。就培训而言,也已进行了十多年的时间。       在双方对服务品质的共同追求和卫事康的积极提议下,由上海精中护理部主导并建立了这套宝贵的长期培训制度。每年,护理部都会根据平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卫事康项目管理处反馈的需求,与卫事康共同制定当年的培训专题。随后,护理部会组织讲师团授课,除理论课之外还安排现场演练考核,以确保每次课程都能精准回应医疗照护的最新挑战和实际需求。     上海精中护理部抓住每年7、8月——这一精神疾病发病率相对平缓的“窗口期”,集中开展专题培训。今年的培训课程延续了往年的高强度,总计18场“夏日淬炼”正热烈上演。         这场“淬炼”的背后,是8位讲师的无私奉献。       为了在护理部较忙的情况下挤出时间,她们利用宝贵的午休时间进行授课。施忠英主任更是身兼数职,不仅要处理各种事务,还要亲自准备PPT、指导布置会场,既要关心培训内容,又要确保培训效果。黄维维副主任更是带病坚持,尽管嗓子很难发声,但为了不耽误员工培训,她硬是强撑着完成了两场培训。       ...
    2025 - 09 - 04
    上海卫事康卫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
    上海卫事康卫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扫描关注微信
    Copyright ©2015- 2018上海卫事康卫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进入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