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切换
 
021-65667002
13817477863
新闻中心 News
banner
新闻资讯 News 更加让您了解我们的资讯 understand our business
“疫”无反顾的那些事
日期: 2022-03-10
浏览次数: 3028

“疫”无反顾的那些事



已肆虐全球两年之久的新冠疫情仍在持续,国内“外防反弹、内防输入”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增大。特大型城市的上海作为对外国际重要窗口,疫情防控压力首当其冲。为了打好疫情防控战役,护佑人民安全,作为上海抗疫主战场、主阵地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用专业和担当,全力以赴打造战“疫”堡垒,捍卫上海公共卫生安全。




由于公卫项目的特殊地位,作为医院后勤管理服务公司来说为其提供服务,院感防控是最为重要的。在人们谈之色变的“新冠定点收治”医院时,卫事康公卫项目是有一份使命,一份医院后勤管理服务行业的担当,以及一份荣耀感来进行工作的。他们抱着打硬仗的心态,在院方的指导下,强化“内功”不放松,并且以“严苛”的要求来狠抓培训。





      新冠疫情发生来的两年多时间,上海公卫中心对病毒及防御、治疗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新冠肺炎救治提供了宝贵的“上海经验”,这些经验都被中心所有的人贯彻执行并实际运用着。

新冠病区有着严格的分区,一旦进入污染区工作,所有人都必须采取二级防护,每隔4小时就需要更换防护装备,包括N95口罩、防护服等。

进入病区工作,需要了解病区的分区情况、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等各类知识,这一整套工作流程极大地保障了病区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

这些不止是医护人员需要遵守执行,后勤保障服务的人员也是相同的标准要求。为了贯彻实施,培训考核乃至演练,更是之后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卫事康公卫项目就在这样的先进经验的学习中,更加专业、精深。他们在定期开展感控培训中,严把指导、定期演练和考核这三道关,所有人员只有过了这三道关,才能进去病区工作。


学会说“不”


在标准面前,没有丝毫的面子可讲


有一次,项目安排一位轮换休整了一段时间后的员工再次进应急病房工作。按例要再次进行考核,但该员工觉得自己已经进过应急病房,所有知识理应驾轻就熟,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温习培训视频及相关知识。


结果在考核时,她在细节上的小疏忽,立刻就被主管的沈老师发现了。沈老师立即纠正了她的问题,并即时上报,按上级要求让员工第二天重新考核。


主管们始终本着员工健康安全第一,零感染的目标,坚持每位进应急病房的员工三级教育培训的原则,严把考核关,对考核不及格的员工坚决说“不”。


正因为项目上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措施,并且坚定的执行,再加上近乎严苛的准入标准来限定,才保证了每位员工的安全。



认识站位提起来


6 次进入应急病房就意味着相同次数的医学隔离观察期,与新冠病毒的博弈,周阿姨每一次的责任和压力都很重。因为,这容不得丝毫的懈怠。


漫长的时间背后,是一份克服,也是一付看不见的付出。作为卫事康公卫项目应急冲锋队成员,这份觉悟已成了周阿姨的一种职业本能。今年6月她家房子整修,需要人现场看管和沟通,她却根本顾不上。她知道作为应急人员的标准就是:随时待命。因此,她始终没吭一声,也没提任何的要求,硬是没请一天假。

周阿姨年轻机敏,学习能力强、感控意识严谨,并且在自我考核和约束力上也有较好的表现。因此,主管安排她完成岗位保洁工作的同时监督其他员工作是否规范、个人防护是否标准,赋予她一份流动观察哨的职责。

      来自一线的言传身教,在实际中将问题化解、指出,时刻提醒所有保洁员紧绷感控安全这根弦,即便在清洁区,她也会监督所有员工按防控标准要求遵守规范,不能有丝毫的放松。把认识站位提起来,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把内功做扎实。


看到她,心就不慌了


      在2021年10月至12月,她连续在应急病房工作了70天,当卫事康项目管理处担心她时,她总是安慰主管:“我挺好的,放心吧,如果每个人只考虑自己的小家,疫情永远不会结束。”


其实,两年前新冠疫情爆发,公卫中心新冠病房正式启用后,第一个主动请缨进入应急病房工作的保洁员,正是何大妹。

至今2年多她一直服从安排连续在应急病房工作,在疫情高峰时期,在保洁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何阿姨又主动请缨可以延长应急病房工作天数。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担当,让她做出了平常人难以想像的选择。


何阿姨已适应高强度的工作节奏,然而让他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已经90多岁高龄的老母亲。工作的性质让她无法全身心照顾老人,虽然充满了愧疚和不舍,她只能拜托自己的弟弟来代为照顾。

       勤于学习、认真提高,何阿姨在注重实操的同时,也不放松理论知识的学习,从两年前的新冠小白,与现在的抗疫能手相比,她面对新冠时,已能从容面对。在病房里,她就像是一个老大姐,很多员工说“看到她,心就不慌了。”


知心大姐


   既要保证应急病房消毒保洁工作严格执行感控标准,又要确保所有保洁员“零感染”。这个任务不简单!为了完成任务黎老师想方设法,采取年轻员工带年龄大的应急搭班模式、老员工监督新员工的方法、总结感控知识要点编成易懂的顺口溜......来增强业务水平,增强学习效率,提高专业技能掌握程度。为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每天晚上她都要花1-2个小时和应急病房的保洁员视频连线,了解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督促她们严格执行感控要求。

当员工冷了、饿了、缺衣了、缺药了、有矛盾了、家里有困难了.....都会找到她,她会像一个知心大姐为她们一一解决,有时为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让她们安心工作,她还到员工家里去帮她们排忧解难。

2021年4、10月和2022年春节,因新冠病人增多,项目保洁员周转困难,她主动请缨三次进入应急病房工作,身先士卒冲锋在一线,既当员工又当管理者,但她不叫一声苦不叫一声累。


大管家


今年的除夕夜,杨阿姨依然在抗疫。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对于驻守在“上海堡垒”的卫事康人来说,这一天和日常工作并无多大差别。她因工作需要已经有两年没能回家吃团圆饭了。

在今年春节前公司和项目主管到她家慰问时,她老公笑着对表示:“为了大家的平安,作为家人必须能理解和支持她的工作,希望疫情快点结束。”



正是来自家人们的支持才得以让勇士们可以轻装前行,也正是由于这份理解给了他们支撑的力量!

在新冠病房里,卫事康人正在用严格专业与丰富经验在完成着工作任务。这其中也有在应急病房清洁区工作的杨阿姨,在这里,杨阿姨就像一个“大管家”,对应急病房的物资了如指掌,物资少了要申报,货架物品没了需上架。病房内所有餐食、饮用水、药品……都需经她的手,这也就意味着没有所谓的上下班时间,随叫随到,半夜里、凌晨被叫醒是经常的事,但她毫无怨言。


大管家的脑袋中装了所有大大小小的事物,任何的需求,她都能快速做出反应。



成长的力量


2022年1月以来,突然激增的境外输入病例让患者人数处于历史高位,卫事康公卫项目接到应急病房启用通知,正愁没有熟练保洁员进入时,曹阿姨主动请缨要求加入,正当她要进入应急病房在做准备时,年迈的父母得知消息后焦急万分,并因担心她的安危极力劝阻,曹阿姨却没有退缩,一遍遍耐心劝导,告诉父母只要科学做好防护,就没有危险,况且儿子是党员不能丢他的脸。如此,方才做通了父母的工作,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虽然之前已经有过经验,但这是她第一次进入应急病房工作,难免心理紧张,又面对工作量大、流程复杂等问题,思想上就产生了压力。当她父母晚上和她通电话时,她一边报着平安,一边忍着眼泪让家人放心……


现场的主管和老员工们看出来之后,主动地给予她帮助和劝慰,给她确立了信心,就这样,她最终坚持了下来,不仅成为一名优秀的新冠病区保洁员,并成为了一位合格的储备楼保洁员带教。为培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生力军”,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逆行抗疫前线,卫事康公卫项目团队以专业和担当筑牢安全堡垒,与医护人员并肩战斗,淬炼出抗疫的“硬核”力量!


今年春节前,在应急病房外暂作休整的项目经理朱红,有幸成为了市领导视频连线的代表之一。市领导在视频连线中,仔细了解医疗救治工作开展情况,对大家进驻应急病区以来的后勤保障问得十分细致。

市领导在看望慰问中,向大家致以新春佳节的诚挚问候,衷心感谢大家为守护超大城市安全、人民群众健康付出的不懈努力。

 

这不仅传达出了满满的正能量,也传达出了一份对于工作的认可!


      在疫情防控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冲锋在前线的白衣天使,还有同样在一线奋战的后勤保障服务卫士。卫事康人忙碌的身影出现在新冠病房的各个角落,她们的工作似乎不起眼,但却必不可少,她们与白衣天使、白衣战士一样,默默坚守,共战疫情。


News / 相关新闻 More
2025 - 02 - 12
DeepSeek在全球AI圈引发了巨大震动。而身处大健康产业的卫事康,不禁陷入沉思:DeepSeek的出现,对我们这家深耕医院后勤管理服务20余年的企业,有着怎样的启示?  技术革新与行业变革:从“高科技”到“新服务” AI技术,尤其是像DeepSeek这样的创新性技术,已经突破了传统高科技行业的边界,开始渗透到更为细致和传统的领域,比如医院物业、后勤服务、健康照护等。DeepSeek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AI技术在多领域的巨大潜力。对于卫事康而言,这意味着大健康产业的医院后勤管理服务也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效率提升、资源优化,正如DeepSeek通过创新技术打破行业壁垒,卫事康也应积极探索如何将AI技术融入后勤管理,推动行业变革。 客户需求的转变:从“基础保障”到“高效服务”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行业对效率与精准度的要求日益提升。医院后勤管理服...
2025 - 01 - 20
有没有这样一本秘籍,能化繁为简,将繁琐的理论和规范汇聚成简单又易记的干货? 在卫事康的松江精中项目,有一份专为精神专科医疗护理员设计的强化培训指南——“精神专科医疗护理工作知识点手册”,用来帮助员工更好地识别和管理患者的风险,在做好服务的同时,保障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因为它简单易学,便于掌握,又全是干货,因而被大家戏称为“葵花宝典”!         葵花宝典每当新员工入职,经过培训考核后,就会发一本前面提到的“葵花宝典”。它的大小正好可以放在口袋中,便于携带和翻看。而老员工也都是人手一册,熟知熟会,凝聚精华。这本手册不仅是一本工作指南,更是卫事康精神专科医疗护理员的行动纲领。 它包含了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的应对策略,从基础的护理操作到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每一页都凝聚着卫事康多年积累的经验和...
2025 - 01 - 08
在大健康服务产业中,医院后勤管理服务领域对医疗照护服务的质量要求尤为严格,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满意度。 卫事康通过深化其培训体系,成功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医疗护理员团队,致力于提供专业且优质的医疗照护服务。一、精细化管理下的培训体系    每位员工,尤其是医疗护理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以提升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此,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强力而有效的措施,确保培训的精细化管理。1全面系统的入职培训 入职培训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新员工在入职后,首先接受全面的培训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护理基础理论、服务礼仪、沟通技巧以及模拟场景培训。这些培训不仅涵盖了理论知识,还强调了实际运用,确保新员工在持证上岗的同时,补足实际运用经验,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掌握必要的技能。 诸如,在护理基础理论中,通过系统的课程,使新员工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
2024 - 10 - 29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五届上海市级医疗机构护工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中,卫事康公司以卓越的表现,再次证明了其在护工护理领域的领先地位。 全方位展现专业实力     本次竞赛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总工会指导单位,上海市职工技术协会专业指导,上海市医务工会、上海市护理学会、上海市级医疗机构护工护理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办。竞赛设置理论考核和情景模拟的实操来进行,真实还原护工护理员的工作场景,全面考验选手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卫事康的选手们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操作技能和冷静的现场应对,成功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个人奖项  团体奖项     经过激烈的角逐,卫事康不仅收获了个人赛的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更在团队赛中勇夺冠(卫事康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项目代表队)、亚军(卫事康暨复...
上海卫事康卫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 021-65667002
 13817477863
 
关注我们
上海卫事康卫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扫描关注微信
Copyright ©2015- 2018上海卫事康卫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