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切换
 
021-65667002
13817477863
新闻中心 News
banner
新闻资讯 News 更加让您了解我们的资讯 understand our business
精神科护士是怎样炼成的?
日期: 2018-05-15
浏览次数: 71

值此护士节来临之际,小编代表大家对长期奋战在我院临床一线的精神科护士们致敬!

精神科护士是怎样炼成的?






走进精神科前,她们是父母疼爱、家人呵护的鲜肉萝莉。

进入精神科后,她们是家属信任、患者依赖的白衣天使!

这一“柔”一“刚”,刚柔并济的功夫是怎样炼成的呢?


下面,小编带大家到病房一探究竟!


1

“超包容”:每天可以听到患者不同寻常的故事!

Patient inclusion 


精神科的病房大都是封闭式的,没有家属陪护,所有患者的治疗、护理以及生活起居都由护士来完成。

精神科护士是怎样炼成的?

精神科护士是怎样炼成的?

精神科护士是怎样炼成的?

从早上起床洗漱,到一日三餐,再到吃药,洗澡换衣服、洗头、洗脚、床上擦浴、清理排泄物等等这一系列临床护理及日常生活活动都在护士的帮助或引导下进行。

精神科护士是怎样炼成的?

有些精神疾病患者是健谈的,每天会有讲不完的不同寻常故事和无休止的絮叨,这个时候精神科护士就需要做一个有耐心的倾听者。

精神科护士是怎样炼成的?

有些精神疾病患者是情绪化的,上一秒还是和风细雨,下一秒可能就狂风暴雨!这时候精神科护士就需要变成一个温柔的港湾,接纳他们的一切情绪宣泄。

精神科护士是怎样炼成的?

神科护理工作不仅艰辛,而且具有危险性与挑战性。尤其是暴力防范、安全巡视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2

“从容应对”:随时被攻击的风险

The risk of being attacked


由于受症状的支配,精神疾病患者会有各种各样的异常行为发生,就好像体内住着一个“恶魔”,这个“恶魔”随时都会出现,并在他的耳边窃窃私语,折磨他,夺走他的理智。因此,医护人员在精神科病房里挨骂、挨打是常有的事,而且很多攻击行为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

精神科护士是怎样炼成的?

医院党委书记沙春阳慰问受伤护士

所以,精神科护士时刻都要承受患者发病时被辱骂、被攻击的精神压力和风险。

精神科护士是怎样炼成的?

但这种风险,精神科护士又不知道何时降临。

“宁愿承受挨打的如期而至,不愿防范挨打的不期而遇。”时刻防备挨打的高度紧张,慢慢煎熬着精神科护士。

精神科护士是怎样炼成的?

但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不会退缩,精神科护士不会回避。她们会从容应对突发,更会从专业角度去理解、去接纳。

3

平凡中的坚守:只为守护患者健康

Protect the health of patients


日复一日,每天都是同样的琐碎与繁忙。

然而,不管遭受多少委屈......

精神科护士都温柔以待!

她们常说:

“精神疾病患者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维受症状影响飘忽不定,永远不知道他们下一秒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但患者内心也有柔弱的一面,他们会哭、会笑、会不好意思、会感恩。”

精神科护士是怎样炼成的?

“当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你会感觉到他们也非常痛苦,他们害怕被抛弃,害怕被瞧不起,所以他们更需要我们更多的同情和爱护。”

精神科护士是怎样炼成的?

“你对患者付出了爱,他们能感受得到。等到患者病情好转时,那一句真诚的感谢,就是对我们护理人员最大的安慰和肯定。”

“精神疾病患者的内心是痛苦无助的,而我们的工作就是以细致规范的护理技能解除他们心身的痛楚,以温柔的善心安抚他们心理的痛苦。”

.......


精神科护士是怎样炼成的?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精神科护士始终怀着对患者无私的爱和对护理事业无限的情,为那些失去理智和尊严的精神疾病患者倾注全部的爱心、特有的细心和超长的耐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了一辈又一辈青春芳华,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敬业之歌。


4

精神科护士那么美,带你去看看!

Beautiful psychiatric nurse

精神科护士是怎样炼成的?

精神科护士是怎样炼成的?

精神科护士是怎样炼成的?

精神科护士是怎样炼成的?




News / 相关新闻 More
2025 - 09 - 11
与白天相比,夜晚更容易让人懈怠,大部分人都处在休息阶段,人员配置相对减少,因此,夜间值班人员的巡视,更为重要。       作为大健康产业的一员,卫事康深耕医院后勤管理多年,在长期的服务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夜间管理的关键性和复杂性。公司建立的夜巡制度不仅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更是强化管理效能、提升服务品质、保障患者安全的核心抓手。通过系统化的夜间巡查机制,卫事康打造了一套覆盖全流程、全时段、全岗位的立体化管理网络。  1、双轨并行的管理架构  卫事康夜间服务采用“护士长主导,项目管理处协同”的双轨管理模式。这一架构充分发挥了医疗专业与服务管理的协同效应:护士长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把控专业标准,项目管理处则专注于流程优化和质量监督,形成了专业与管理完美融合的服务体系。    在这种管理模...
2025 - 09 - 04
作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精神专科医疗机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精神医学综合排行榜”中稳居全国第二,是上海市唯一的国家级精神医学中心。        在这里,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决定了患者的医疗护理绝非普通护理。它需要更专业的技能、更细腻的观察、更人性化的关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除了医护之外,还由一群默默穿梭在各个病区的卫事康医疗护理员承担着。他们,也是这个夏天,一场长达18场“特训”的绝对主角。  01  高手引路,不止于培训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以下简称“上海精中”)护理部由施忠英主任、黄维维副主任带领的护理团队,本就是业内公认的标杆。当这样一支对专业细节追求到极致的团队,决定为紧密的合作伙伴——卫事康,量身打造一系列专题培训时,其意义早已远超“教学”本身。...
2025 - 08 - 20
近日,您或许在不经意间,被两则看似平凡的故事触动。故事的主角,是两位普通的阿婆,是一群深夜里奔波的运送团队,而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卫事康。    这束温暖的光,没有意外地,被时代最敏锐的“放大镜”捕捉到了。    新浪网、腾讯新闻、凤凰网、网易新闻、中华网——这五个响亮的名字,几乎定义了我们获取新闻的日常。近日,它们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卫事康的两篇纪实文稿:  《从斗方书法到生日惊喜:两位阿婆的住院记,卫事康照护故事温暖无数人……》(8月4日)、《一场深夜转运,打开卫事康运送团队的真实日常……》(8月6日),这不是偶然的刷屏,更像是一场全网范围内的“温暖共鸣”。  被“看见”的,不只是故事,更是人心的温度  我们习惯了在新闻中寻找宏大的叙事,追逐市场的波澜。但这一次,五大门户网站,却...
2025 - 08 - 07
“救我狗命,靠谱!”   收到这面“画风清奇”的锦旗时,卫事康驻红房子医院项目的同事们都愣了一下,随即又忍不住笑出了声。这面有点“直白”甚至带点自嘲的感谢,来自一位新手宝爸的肺腑之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藏着整个家庭的无限感激。故事要从“兵荒马乱”的产后第一周说起…… NO.1喜悦变慌乱  新生命降临的喜悦,本该是家里最幸福的主旋律。可对这个家庭来说,甜蜜之余还有稍许烦恼。不久前,宝爸不慎摔伤了腿,拄上了拐杖,行动受限。   一边是嗷嗷待哺、日夜颠倒、随时可能爆发“小状况”的新生儿;一边是身体虚弱、元气大伤、亟需专业护理的产后妈妈;另一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新式育儿理念一筹莫展的家中长辈。  整个家,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宝妈坦言:“那时候真的快崩溃了!”  关键时刻的“雪中送炭”,比任何时候都珍贵。&#...
上海卫事康卫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 021-65667002
 13817477863
 
关注我们
上海卫事康卫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扫描关注微信
Copyright ©2015- 2018上海卫事康卫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