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切换
 
021-65667002
13817477863
新闻中心 News
banner
新闻资讯 News 更加让您了解我们的资讯 understand our business
试论我国医院不合理用药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日期: 2017-07-28
浏览次数: 64

合理用药应包含安全、有效、经济、适当4个基本要素。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总数的12%~32%,目前我国患者使用的药物绝大多数来自医院(约90%),因此对医院用药状况的分析尤其值得关注。 

   

  1 不合理用药因素 

   

  1.1国家卫生保健体制和药品监督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很多医疗机构,依靠药品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以药养医现象依然存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以前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医务人员收入和医疗服务的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却要保证大众能够享受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而在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已经不能从财政上继续维持这种保健体制,医疗机构又缺乏适应转变的有效机制,有些医生甚至不顾病人的实际负担能力,开大处方牟取经济利益。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虽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有力地提高了合理用药的水平,但笔者认为还远远不够。 

  1.2药物使用不当 

  近年来,抗菌药物品种的繁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药品滥用。抗菌药物无指征使用,使得近年来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临床上对微生物感染疾病的治疗带来了许多困难。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不仅造成细菌耐药性逐年增长,且使一些有效的抗菌药不断减效甚至失效,而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开发远不及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测到的病例报告中,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数占所有中西药物病例报告数的近50%,其数量和严重程度都排在各类药品之首。 

  1.3给药方法不当 

  在使用青霉素药物时将1日剂量1次静滴,这种疗法造成1天中有大部分时间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且药物分解失效多。R-内酞胺类为时间依赖性杀菌剂,应间歇给药,即每日剂量分2~3次,每次以适当溶媒1 h内滴完。盐酸氟桂利嗓胶囊[1],有些处方1日2次给药,而此药每1次口服可维持有效浓度达24 h。 

   

  2 对不合理用药的预防对策 

   

  2.1进一步完善合理用药政策 

  2.1.1制定《促进合理用药管理办法》近年来,国家已经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合理用药的法规和条例,如2002年施行的《贯彻落实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2004年9月1日起施行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2004年10月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加强合理用药的监管是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政府部门的基本职责,其可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临床用药行为,使合理用药有章可循[2]。 

  2.1.2探索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问题现在不少医疗机构对合理用药存有顾虑,对促进合理用药不敢严格监管,怕管得过严影响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收人,影响医疗机构本身的稳定。国家应研究与制定政策,鼓励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做出成绩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2.2合理用药的全程控制 

  2.2.1加强对公众的合理用药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对公众进行基本用药知识的普及,可以有效预防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医院可在门诊设药物咨询窗口,开展门诊窗口药物咨询服务,建立药师与患者面对面的直接联系。药师要对社会公众负责,不能只关在医院药房里,也不能只待在社会药店,应该通过深人社区提供药物咨询服务等渠道,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向公众宜传和普及合理用药知识,以增强公众的合理用药意识。 

  2.2.2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医院是促进合理用药的主要阵地,应该设立负责推进合理用药工作的专门机构,健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制度,并在其指导下制定医院用药指导原则和用药处方规范,开展用药调查工作,加强药品信息的交流和用药监督。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还应监督职工药学培训、医院药品费用控制等工作,不断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合理用药行为还需要医师、药师、护理人员的通力合作。现在医疗机构药物预防或临床治疗用药方案的制定是临床医师说了算,药师基本未参与临床用药方案的制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实际上药师下临床跟随医生查房,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向医生提出药学方面的建议,并通过给患者建立药历的追踪记录和系统分析,及时发现药物应用不合理现象,为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临床数据,为药物利用与评价、药物疗效与不良事件分析提供综合记录,可全面提升合理用药的水平。药师加强与护理人员的沟通,可以更好地实施安全、有效、适当的用药方针[3]。 

   

  3 结语 

   

  国家已经针对性地进行了多方面改革,如实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医院应加强合理用药意识,加大药物知识宣传,多渠道收集用药信息,介绍新药,提供药物不良反应等信息,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指导患者正确选用药物。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以最小的经济投人解决最大多数人疾病的痛苦,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目标和责任。合理用药是人类社会对药物治疗的理想与追求。 


News / 相关新闻 More
2025 - 09 - 11
与白天相比,夜晚更容易让人懈怠,大部分人都处在休息阶段,人员配置相对减少,因此,夜间值班人员的巡视,更为重要。       作为大健康产业的一员,卫事康深耕医院后勤管理多年,在长期的服务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夜间管理的关键性和复杂性。公司建立的夜巡制度不仅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更是强化管理效能、提升服务品质、保障患者安全的核心抓手。通过系统化的夜间巡查机制,卫事康打造了一套覆盖全流程、全时段、全岗位的立体化管理网络。  1、双轨并行的管理架构  卫事康夜间服务采用“护士长主导,项目管理处协同”的双轨管理模式。这一架构充分发挥了医疗专业与服务管理的协同效应:护士长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把控专业标准,项目管理处则专注于流程优化和质量监督,形成了专业与管理完美融合的服务体系。    在这种管理模...
2025 - 09 - 04
作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精神专科医疗机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精神医学综合排行榜”中稳居全国第二,是上海市唯一的国家级精神医学中心。        在这里,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决定了患者的医疗护理绝非普通护理。它需要更专业的技能、更细腻的观察、更人性化的关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除了医护之外,还由一群默默穿梭在各个病区的卫事康医疗护理员承担着。他们,也是这个夏天,一场长达18场“特训”的绝对主角。  01  高手引路,不止于培训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以下简称“上海精中”)护理部由施忠英主任、黄维维副主任带领的护理团队,本就是业内公认的标杆。当这样一支对专业细节追求到极致的团队,决定为紧密的合作伙伴——卫事康,量身打造一系列专题培训时,其意义早已远超“教学”本身。...
2025 - 08 - 20
近日,您或许在不经意间,被两则看似平凡的故事触动。故事的主角,是两位普通的阿婆,是一群深夜里奔波的运送团队,而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卫事康。    这束温暖的光,没有意外地,被时代最敏锐的“放大镜”捕捉到了。    新浪网、腾讯新闻、凤凰网、网易新闻、中华网——这五个响亮的名字,几乎定义了我们获取新闻的日常。近日,它们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卫事康的两篇纪实文稿:  《从斗方书法到生日惊喜:两位阿婆的住院记,卫事康照护故事温暖无数人……》(8月4日)、《一场深夜转运,打开卫事康运送团队的真实日常……》(8月6日),这不是偶然的刷屏,更像是一场全网范围内的“温暖共鸣”。  被“看见”的,不只是故事,更是人心的温度  我们习惯了在新闻中寻找宏大的叙事,追逐市场的波澜。但这一次,五大门户网站,却...
2025 - 08 - 07
“救我狗命,靠谱!”   收到这面“画风清奇”的锦旗时,卫事康驻红房子医院项目的同事们都愣了一下,随即又忍不住笑出了声。这面有点“直白”甚至带点自嘲的感谢,来自一位新手宝爸的肺腑之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藏着整个家庭的无限感激。故事要从“兵荒马乱”的产后第一周说起…… NO.1喜悦变慌乱  新生命降临的喜悦,本该是家里最幸福的主旋律。可对这个家庭来说,甜蜜之余还有稍许烦恼。不久前,宝爸不慎摔伤了腿,拄上了拐杖,行动受限。   一边是嗷嗷待哺、日夜颠倒、随时可能爆发“小状况”的新生儿;一边是身体虚弱、元气大伤、亟需专业护理的产后妈妈;另一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新式育儿理念一筹莫展的家中长辈。  整个家,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宝妈坦言:“那时候真的快崩溃了!”  关键时刻的“雪中送炭”,比任何时候都珍贵。&#...
上海卫事康卫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 021-65667002
 13817477863
 
关注我们
上海卫事康卫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扫描关注微信
Copyright ©2015- 2018上海卫事康卫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