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切换
 
021-65667002
13817477863
新闻中心 News
banner
新闻资讯 News 更加让您了解我们的资讯 understand our business
解锁住院患者生活照护服务的“黄金局”!
日期: 2025-07-08
浏览次数: 8860

长期以来,有一个令医院护理部感到头疼的“三角难题”:医院希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生活照护服务,但面对年龄结构复杂、学历不高、职业稳定性低的护理员队伍,在管理上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外部第三方服务企业,则在医院的高标准和护理员的实际诉求之间左右为难。


最让人心疼的,莫过于护理员们——他们是患者康复路上最亲密的伙伴,却往往深陷低薪、高强度、缺乏职业尊严的困境。

 

 

 

这个看似难解的僵局,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十年磨一剑”,在持续变革与实践的道路上实现破局!我们将用自身的亲身经历,来揭秘一场意义非凡的破局之路。这不是简单的管理模式调整,是制度创新、人文关怀和职业使命感的深度融合,它成功地促成三方头疼的“三角难题”,转化为了一个三方共赢的“黄金局”。


在这个“局”里,没有输家,只有共同成长的收获。

 

 

 

“破局思维”:敢于放手,更懂得托付

 这个故事,要从2015年说起。

鉴于精神专科的特殊性,精神疾病患者通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其服务需求除了普通医疗护理外,对生活照料也有较多需求。然而,护理员队伍的高流动性使得招聘新人和稳定现有人员面临巨大挑战。加之传统定价模式不合理,导致护理员收入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严重挫伤了其工作积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提供高质量服务变得极为困难。

 

 

 

 这些切肤之痛,让医院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远见: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卫生服务企业——卫事康来做。这份“放手”并非简单地卸下重担,而是一种基于深厚信任的战略远见。

医院给予了护理部充分的信任与授权,将重心放在监督最终的服务质量和安全底线上,而卫事康则承担起运用其专业管理体系,打造一支能够打硬仗、信得过的护理员“铁军”的重任。这扇“信任之门”的开启,为后续所有的积极变革,铺就了最关键的道路。

 

 

 

一手铁腕制度,一手柔情关怀  共同打出“组合拳”

解锁住院患者生活照护服务的“黄金局”!


 在杨浦精卫护理部的指导下,卫事康积极行动,双方共同打出了一套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组合拳”——既有规范管理的“铁腕”,又有温暖人心的“柔情”。

 

  

管理的“铁腕”  用制度重塑职业尊严 

  

科学定价,打破“大锅饭”

这是最让人感到振奋的改革之一!护理部依据全国通用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量表)”,对病人的失能等级进行科学评估。卫事康在医护指导下,基于该评估结果,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制定收费标准。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护理员们能够实现多劳多得、能者多得!当他们的付出与收入直接挂钩时,整个团队的内驱力瞬间被点燃,真正实现了按劳分配、按能取酬,工作热情由此落地生根,不再是空洞的言辞。

价值驱动  激活正向循环

收入,不仅仅是生活的保障,更是撬动专业提升的支点,是实现品质管理的底气。有了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让护理员收入稳定,且高于同行业水平。这不仅吸引并留住了最优秀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它让管理者“敢于提要求”!严格的质量管理和专业培训不再是纸上谈兵。在这种良性循环下,护理员们有了更强的意愿去接受专业培训,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技能。

 

 

变化也随之而来,用户(病患家属)满意度持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也随之增强。每一位护理员都以自己的“服务品质”为荣,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在客户的满意度中得到体现。这种强大的正向循环,不断推动整个团队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把“护理员”锻造成“安全前哨” 

  

实战演练,拒绝花架子

护理员职业技能水平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实战演练更是关键!在杨浦精卫护理部的组织下,卫事康的项目管理人员积极配合,每月都会雷打不动地进行各种应急演练——从噎食急救、心肺复苏,到防火防灾、防病人走失……护理员和护士们并肩作战,反复演练,练就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危急时刻的肌肉记忆和第一反应。

 

案例复盘,进行“震撼教育”

在杨浦精卫,为提升全员安全意识,护理部还会将全院发生的不良事件,特别是与护理员相关的案例,制作成生动的视频和图文集。会组织全员反复学习、讨论。因为真实的教训远比空洞的说教更有效,这些“震撼教育”将安全意识深刻地刻进了每个护理员的DNA里,让他们时刻保持警惕。

 

 

服务的“柔情”:用关怀打造超强凝聚力 

 

医护“大家长”

 医护人员的角色不仅仅是技术的引领者,更像是这个大家庭的另一位“大家长”。不仅要承担医护管理的责任,更要细心照料每一位护理员的情感和精神状态。

会帮忙调解员工之间的小矛盾,在过年过节送上精心准备的小礼物,定期为员工开展情绪疏导……用无微不至的关怀,把病区团队真正变成了一个有温度的“家”。

 

 

卫事康“爱与温暖力”

 另一方面,这支“铁军”的管理者,卫事康则以其独有的“爱与温暖力”来凝心聚力。他们注重每一位护理员的心理感受与情感需求,努力创造一个关怀至上的工作氛围。

生日祝福、退休欢送、节假日福利,甚至是为生活困难员工设立的爱心基金……这些举措无一不体现着对员工的深切关怀,让员工深刻感受到自己在这个大家庭中的重要性与归属感。

 

 

 

20年零主动离职率的奇迹

如果说高收入是吸引人才的“引力”,专业技能是提升能力的“能力”,那么真正让员工不愿离开的,是这份“人心”。某病区有两对夫妻,他们在这里一干就是20年,从青丝到白发,从未想过离开。他们说,这里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护士长甚至会帮忙调解他们夫妻之间的争吵,谁家有事都是第一个冲上去关心。正是这份情谊,让这个团队创造了核心成员20年零主动离职率的奇迹。

 

  

从“打下手”到“救命的英雄”

 在这套体系的滋养下,护理员们收获的远不止是收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他们完成了职业生涯的 “华丽转身”。

 

解锁住院患者生活照护服务的“黄金局”!

  

收获了专业收获了专业

 如今,他们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者,而是护士们最信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他止病人噎食;甚至会主动关心病人的“白蛋白”指标是否正常……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敏锐观察力,常常能在关键时刻发挥“救命”的作用。

  

 

收获了尊严

 当医院质控老师检查后,感叹病房“一点异味都没有”时,当他们可以自豪地说“从我们这里出去的人,到哪家医院都会被抢着要”时,我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是那种无可替代的职业自豪感。这不仅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可,更是对他们个人价值的肯定。

 

 

收获了归属感 

 在这里,护理员的每一分付出都会被看见,自己的专业价值会被认可,自己的生活会被关心。他们不再是流水线上可以随时替换的螺丝钉,而是这个“大家庭”里不可或缺的一员。这种深深的归属感,让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

 

从“破局突围”到“体系进化”

 十年来的磨合与迭代升级,最初的“破局”已经成为了深植于心的文化基因。杨浦精卫护理部与卫事康的合作模式,也逐渐升级为高效的管理机制与创新的服务体系。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与技术的融入,使得护理员的工作不仅仅是执行任务,更是承担起了重要的责任与使命,真正成为医疗团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温暖人心的成功范式

回首这段旅程,这个“黄金局”的成功秘诀其实清晰可见:医院提供了改革的决心与信任的土壤,让我们护理部有了放手一搏的勇气;卫事康搭建了激励与管理体系,成为了连接医院与一线员工的坚实桥梁;而护理员们,则回报以极致的专业、敬业与忠诚。


  

任何服务的本质提升,都绝非单方面的努力,而是一个需要精心构建、用心维护的良性生态。只有真正尊重每一个环节的价值,赋能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人员,我们最终才能共同收获一个让所有人都受益的、充满尊严与温暖的美好结果。

 

解锁住院患者生活照护服务的“黄金局”!

 

这样的“黄金局”模式,不仅仅适用于我们,更是一个可以被复制、被推广的成功范式,它将使更多护理团队成功破局,铸就属于自己的“黄金局”!


News / 相关新闻 More
2025 - 09 - 11
与白天相比,夜晚更容易让人懈怠,大部分人都处在休息阶段,人员配置相对减少,因此,夜间值班人员的巡视,更为重要。       作为大健康产业的一员,卫事康深耕医院后勤管理多年,在长期的服务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夜间管理的关键性和复杂性。公司建立的夜巡制度不仅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更是强化管理效能、提升服务品质、保障患者安全的核心抓手。通过系统化的夜间巡查机制,卫事康打造了一套覆盖全流程、全时段、全岗位的立体化管理网络。  1、双轨并行的管理架构  卫事康夜间服务采用“护士长主导,项目管理处协同”的双轨管理模式。这一架构充分发挥了医疗专业与服务管理的协同效应:护士长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把控专业标准,项目管理处则专注于流程优化和质量监督,形成了专业与管理完美融合的服务体系。    在这种管理模...
2025 - 09 - 04
作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精神专科医疗机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精神医学综合排行榜”中稳居全国第二,是上海市唯一的国家级精神医学中心。        在这里,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决定了患者的医疗护理绝非普通护理。它需要更专业的技能、更细腻的观察、更人性化的关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除了医护之外,还由一群默默穿梭在各个病区的卫事康医疗护理员承担着。他们,也是这个夏天,一场长达18场“特训”的绝对主角。  01  高手引路,不止于培训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以下简称“上海精中”)护理部由施忠英主任、黄维维副主任带领的护理团队,本就是业内公认的标杆。当这样一支对专业细节追求到极致的团队,决定为紧密的合作伙伴——卫事康,量身打造一系列专题培训时,其意义早已远超“教学”本身。...
2025 - 08 - 20
近日,您或许在不经意间,被两则看似平凡的故事触动。故事的主角,是两位普通的阿婆,是一群深夜里奔波的运送团队,而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卫事康。    这束温暖的光,没有意外地,被时代最敏锐的“放大镜”捕捉到了。    新浪网、腾讯新闻、凤凰网、网易新闻、中华网——这五个响亮的名字,几乎定义了我们获取新闻的日常。近日,它们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卫事康的两篇纪实文稿:  《从斗方书法到生日惊喜:两位阿婆的住院记,卫事康照护故事温暖无数人……》(8月4日)、《一场深夜转运,打开卫事康运送团队的真实日常……》(8月6日),这不是偶然的刷屏,更像是一场全网范围内的“温暖共鸣”。  被“看见”的,不只是故事,更是人心的温度  我们习惯了在新闻中寻找宏大的叙事,追逐市场的波澜。但这一次,五大门户网站,却...
2025 - 08 - 07
“救我狗命,靠谱!”   收到这面“画风清奇”的锦旗时,卫事康驻红房子医院项目的同事们都愣了一下,随即又忍不住笑出了声。这面有点“直白”甚至带点自嘲的感谢,来自一位新手宝爸的肺腑之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藏着整个家庭的无限感激。故事要从“兵荒马乱”的产后第一周说起…… NO.1喜悦变慌乱  新生命降临的喜悦,本该是家里最幸福的主旋律。可对这个家庭来说,甜蜜之余还有稍许烦恼。不久前,宝爸不慎摔伤了腿,拄上了拐杖,行动受限。   一边是嗷嗷待哺、日夜颠倒、随时可能爆发“小状况”的新生儿;一边是身体虚弱、元气大伤、亟需专业护理的产后妈妈;另一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新式育儿理念一筹莫展的家中长辈。  整个家,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宝妈坦言:“那时候真的快崩溃了!”  关键时刻的“雪中送炭”,比任何时候都珍贵。&#...
上海卫事康卫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 021-65667002
 13817477863
 
关注我们
上海卫事康卫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扫描关注微信
Copyright ©2015- 2018上海卫事康卫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