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切换
 
021-65667002
13817477863
新闻中心 News
banner
新闻资讯 News 更加让您了解我们的资讯 understand our business
不止是护理,更是“爱”与“专业”的托举!
日期: 2025-06-26
浏览次数: 6388

不止是护理,更是“爱”与“专业”的托举!


时间回到2025年早春,一通紧急的求助电话打破了卫事康驻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分院项目办公室的宁静。电话那头,是ICU护士长引荐的一位焦急万分的家属:“我母亲遭遇严重车祸,全身粉碎性骨折,明天就要转出ICU了,急需一位有经验的护工,能帮我们吗?”

 

 

当时恰逢年后不久,许多护理员还没返岗,市场上符合要求的专业护理员更是寥寥无几,这让本已心力交瘁的家属雪上加霜,几近绝望。然而,对于卫事康而言,每一次生命求助都重于泰山。他们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启动了紧急响应机制,凭借深厚的专业储备和对重症护理的深刻理解,第一时间锁定了综合能力最强的医疗护理员——高阿姨。

 

当卫事康医疗护理员高阿姨随着负责人走进ICU时,尽管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心悸不已:一位瘦小的古稀老人,被密密麻麻的管线、支架和敷料包裹,脆弱得令人心疼。床头卡上赫然写着:秦某某,76岁,多发性粉碎性骨折(四肢、骨盆、多发肋骨、腰椎)、肺挫伤、创伤性休克术后。她,正是那辆失控公交车卷入轮下的重伤病人……

 

死亡阴影下的争分夺秒

最初的几天,是在与死神赛跑中度过的。高阿姨几乎寸步不离,她的战场,是那张病床,她的敌人,是病人无处不在的疼痛反应和随时可能爆发的并发症。每一个细微的生命信号,在她眼中都如同警钟,不能有丝毫懈怠。

 

 

 

疼痛的无形折磨

秦阿婆意识模糊,但每一次无意识的抽搐、每一次紧锁的眉头、喉咙里压抑的呜咽,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极致的痛苦。监护仪上飙升的心率和血压,是疼痛加剧的无声警报。此时,高阿姨会俯下身,在老人耳边低声安抚:“秦阿婆,忍一忍,药马上起效了……我在呢,别怕,会好起来的……”

 

她甚至尝试用温热的毛巾(巧妙避开伤口)轻轻擦拭老人未受伤的手背,希望用这份温柔的触碰和暖意,向病人传递无尽的关怀与慰藉,减轻哪怕一丝一毫的痛苦。

 

 

 

“翻身”:一场每日上演的“外科手术”

对于卧床重症患者而言,预防致命的压力性损伤至关重要。这意味着,每两小时必须翻身一次!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对于全身粉碎性骨折、每一寸肌肤都可能引发剧痛的秦阿婆来说,却是万般折磨,更是对护理员专业技能和协作能力的极限考验。

 

 

ICU的病房里,高阿姨和另外三名护士,像执行一项精密的外科手术般默契配合,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力求精准。护士长精准指挥:“过床单拉紧……123,起!保持脊柱一条线!慢!慢!左边骨盆不能受力!好,垫枕塞好,骶尾骨悬空!”每一次成功翻身,都像赢得了一场小小的战役,团队的协作与专业,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雷达眼”的精准洞察

卫事康的医疗护理员,是医护团队的“前沿哨点”,更是病床边的“守护神”。他们不仅仅是执行者,更是战场高地的观察员,肩负着提前预警的重任。

 

高阿姨的眼睛,就是那敏感的“雷达”!她警惕着肺部感染的细微迹象(痰液的颜色、粘稠度、呼吸音变化),深静脉血栓的征兆(小腿的温度、颜色、周径),以及导尿管是否通畅,伤口敷料是否有可疑渗出。她细心观察最微小的变化,及时向医护反馈。正是这份超越常规的警觉,确保了秦阿婆的病情在早期得到精准识别与干预,将潜在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高阿姨的悉心照护下,仅仅一周后,秦阿婆的情况就逐步好转,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痛苦也稍有减轻。最多的时候,高阿姨一夜要起来十几次,无论是查看引流管、调整体位,还是安抚疼痛,她都毫无怨言。但她知道,这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秦阿婆正在一天天好转。

 

接力之爱  温暖延续

不止是护理,更是“爱”与“专业”的托举!

第一棒

在高阿姨的专业照护和无私奉献下,秦阿婆在最初的一个月里度过了最危险、最痛苦的阶段,生命体征日趋平稳,病情得到了显著控制。高阿姨凭借其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为秦阿婆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第一棒”。

 

接力棒

然而,就在秦阿婆的病情逐渐稳定,康复的希望初现之际,高阿姨因有要事需要处理,不得不暂时离开。卫事康团队深知重症护理的连续性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再次迅速响应,凭借其强大的内部调配能力,经过紧急协调与严谨评估,迅速调派了另一位经验丰富、专业能力突出的——王阿姨,接过这个接力棒。

 

无缝对接

高阿姨和王阿姨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在床边细致的交接,阿婆的吃喝拉撒、病情特点、康复锻炼方案等等。由此,她很快就熟悉了相关情况,并在第一时间了解病人的个性化需求和情绪变化,迅速接过了高阿姨的护理工作,服务时,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份关怀都精准而到位,确保护理链条丝毫未曾中断,为后续的康复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温暖延续“爱”与“专业”的共同托举

或许你会问:无论是高阿姨在初期重症阶段的与死神赛跑,还是王阿姨在后续康复阶段的持续守护,她们如此卓越的服务,是个例吗?不!这正是卫事康医疗护理服务理念的生动缩影——每一个细节都饱含专业与温暖,每一次托举都承载着生命的希望。

 

她们的故事,并非偶然。它背后,是卫事康以人为本的“爱与温暖力”的文化滋养。卫事康的爱心文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公司会通过定期团建、节日福利、爱心基金等形式,让每一位员工感受到团队的温暖与归属感。只有被爱滋养,护理员才能将这份温暖真诚地传递给患者,成为真正的温暖“陪伴者”。

 

卫事康卓越服务的背后,必须有严谨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我们致力于打造医护团队的“专业辅助”与患者的“贴心陪伴”,通过:

 

不止是护理,更是“爱”与“专业”的托举!



严格培训                 

与护理部一起,组织护理知识培训考核,尤其是服务重点,会着重开展现场模拟演练,确保每一位护理员都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从源头保障服务的专业性。

 

闭环品控                

公司项目管理处会协同专业品质部门,定期通过线上问卷、床边访谈、电话回访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维度收集服务反馈。更重要的是,这些反馈会转化为具体的整改措施,其结果直接与护理员的绩效考核挂钩,从而形成一套完善、动态、自我提升的闭环品控机制!确保每一次服务都持续优化,真正做到 “卫事康:让您更满意”。

 

如今,距离秦阿婆遭遇车祸已五个月。在王阿姨的持续照护下,她已顺利转至康复科。康复的过程是漫长而枯燥的,充满了挑战与痛苦,王阿姨与康复师紧密配合,在每一次微小的进步时给予最真诚的赞美和鼓励。更积极鼓励家属参与,教他们如何安全按摩、如何给予情感支持,让康复成为全家人的共同目标。

 

不止是护理,更是“爱”与“专业”的托举!


现在,秦阿婆已经能慢慢练习床上坐立了!这不仅仅是身体的康复,更是生命的重新启航。王阿姨明白,她托举的不仅仅是一个曾被车轮碾压的受伤躯体,更是秦阿婆对生活重新燃起的渴望。这背后,是卫事康对每一个生命的珍视与承诺。

 

卫事康相信,有爱,有专业,才能更好地托举起生命的希望。


News / 相关新闻 More
2025 - 07 - 23
宿舍,作为医院医护、职工与学员日常休憩、学习、生活的“第二家园”,其管理服务的品质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居住者的幸福感与归属感。卫事康在医院宿舍管理服务上通过系统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打造一个安全、便捷、智能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智慧化宿舍生活空间。  智能驱动,尊享高效体验入住手续繁琐、退宿流程漫长?这些在入住宿舍时常见的痛点,如今在卫事康的革新之下,彻底烟消云散!我们早已将这些挑战视为服务升级的首要攻坚目标,并凭借智能化的前沿方案与精细化的运营管理,将其逐一击破、完美优化!  入住便捷卫事康在为上海某国家级重点医疗机构服务期间,因其卓越的宿舍管理服务荣获院方多次表彰。但我们并未止步于此! 为追求智慧化效能,卫事康引入了全新住宿管理软件,可以将不同区域的、甚至是院外的住宿管理进行了无缝衔接!这不仅意味着所有入住、退宿、日常管理数据实现一站式集成优化,更重要的是...
2025 - 07 - 08
长期以来,有一个令医院护理部感到头疼的“三角难题”:医院希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生活照护服务,但面对年龄结构复杂、学历不高、职业稳定性低的护理员队伍,在管理上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外部第三方服务企业,则在医院的高标准和护理员的实际诉求之间左右为难。最让人心疼的,莫过于护理员们——他们是患者康复路上最亲密的伙伴,却往往深陷低薪、高强度、缺乏职业尊严的困境。   这个看似难解的僵局,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十年磨一剑”,在持续变革与实践的道路上实现破局!我们将用自身的亲身经历,来揭秘一场意义非凡的破局之路。这不是简单的管理模式调整,是制度创新、人文关怀和职业使命感的深度融合,它成功地促成三方头疼的“三角难题”,转化为了一个三方共赢的“黄金局”。在这个“局”里,没有输家,只有共同成长的收获。   “破局思维”:敢于放手,更懂得托...
2025 - 06 - 26
时间回到2025年早春,一通紧急的求助电话打破了卫事康驻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分院项目办公室的宁静。电话那头,是ICU护士长引荐的一位焦急万分的家属:“我母亲遭遇严重车祸,全身粉碎性骨折,明天就要转出ICU了,急需一位有经验的护工,能帮我们吗?”  当时恰逢年后不久,许多护理员还没返岗,市场上符合要求的专业护理员更是寥寥无几,这让本已心力交瘁的家属雪上加霜,几近绝望。然而,对于卫事康而言,每一次生命求助都重于泰山。他们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启动了紧急响应机制,凭借深厚的专业储备和对重症护理的深刻理解,第一时间锁定了综合能力最强的医疗护理员——高阿姨。 当卫事康医疗护理员高阿姨随着负责人走进ICU时,尽管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心悸不已:一位瘦小的古稀老人,被密密麻麻的管线、支架和敷料包裹,脆弱得令人心疼。床头卡上赫然写着:秦某某,76岁,多发性粉碎性骨折(...
2025 - 06 - 13
那一刻,他选择停下 六月初夏的南京,傍晚时分,恰逢下班时间,江苏省肿瘤医院周边,一位骑行者的电瓶车突然失控,连人带车重重地摔倒在地。路过的行人,有的人停下了脚步,带着犹豫与担忧;有的人则选择快速绕行…… 但,卫事康驻江苏肿瘤医院项目秩序维护部的盛华义经理却没有丝毫犹豫,他选择靠边停车后,快速设置好简单的路障,疾步冲向了伤者。他俯身查看伤者的状态,拨打了急救电话,并协助随后赶到的交警疏导交通。他运用在工作中习得的专业急救知识,仔细检查伤者的伤势,轻声安抚着伤者,耐心陪伴直至救护车到来。这之后,他才放心地离开现场,重新汇入车流。 这一幕,并非偶然上演的“英雄剧本”。时光倒回到四年前,在上班途中,面对突发疾病倒地的骑行者,盛华义也曾这样做过。这瞬间的挺身而出,源自一种职业的本能,更是一种融入血液的责任感。 盛华义的行动,不只是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更是卫事康秩序维护团队...
上海卫事康卫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 021-65667002
 13817477863
 
关注我们
上海卫事康卫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扫描关注微信
Copyright ©2015- 2018上海卫事康卫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