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生命,当意外伤害发生时,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有效抢救时间。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场所,医护人员如果未能及时到达,谁能成为生命线上的第一道防线?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遭遇特别危险的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实施规范的心肺复苏和AED操作,为宝贵的“黄金四分钟”赢得时间,为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争取生的希望。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提升全院职工的应急救护能力,近日,卫事康协助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以下简称“上海精中闵行院区”),联合闵行区红十字会,成功举办了一场“CPR+AED”(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仪)应急救护技能培训。
本次培训共有100名员工参加,其中卫事康团队就有84人。培训覆盖了卫事康驻上海精中闵行院区的员工,实现了服务人员急救技能的全面普及。这不仅体现了院方一贯对安全培训的高度重视和对卫事康团队专业素养的持续强化,更与卫事康人“高质量服务”的承诺相契合,成为公司与院方携手共筑安全防线的生动写照。

应急救护培训是医院践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也是院区定期举办的制度化培训活动之一。此次应急救护技能的学习,极大提升了医院突发事件中的生命保障力度,也为医疗辅助人员赋能,填补了非临床时段的急救空白。
作为上海市唯一一家国家级精神医学中心,上海精中闵行院区将不定期开展急救技能培训,为打造“15分钟急救圈”贡献三甲医院力量。
NO.1
院方高度重视,卫事康积极响应
上海精中闵行院区护理部对此次培训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其视为提升服务人员应急救护能力的重要举措。院方不仅提供了场地支持,还调配护理部骨干力量给予培训支援配合。
院方一贯注重服务的规范管理与质量提升,明确要求服务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应急响应能力。此次培训,正是护理部提前与闵行区红十字会协调预约,为卫事康服务团队量身定制的课程安排。
作为院方的重要合作伙伴,卫事康在接到通知后迅速响应,展现了卓越的管理优势与执行力。项目管理处不仅全员参与培训,更在培训前两周便与院方护理部紧密对接,结合白班、夜班、调休等实际情况,以精细化的“人员大排兵”方式,确保尽可能多的员工参与其中。这种高效、专业的管理配合,赢得了院方的高度认可。
积极响应支援配合
高效、专业的管理配合,赢得了院方的高度认可。
NO.2
培训现场,一场“内功”的修炼

培训现场气氛紧张而专注。红十字会的专业老师通过“理论讲解+情景模拟+实操演练”的方式,带领大家从拨打急救电话,到心肺复苏(CPR)、再到AED操作,逐一掌握“黄金四分钟”内的急救要领。在实操环节,参训学员被分成小组,由专业老师现场指导,动作一一纠正。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逐渐形成肌肉记忆,学员们一次次练习,动作逐步由陌生达到熟练。
值得一提的是,院方护理部和卫事康项目管理人员在现场的紧密配合,为培训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他们不仅协助组织学员分组、维持场地秩序,还在每一个环节中积极沟通协调,确保培训节奏流畅高效。正是这种“医管合力”,让培训效果达到了最佳。
医管合力效果最佳
正是这种“医管合力”,让培训效果达到了最佳。

经过严格的实操考核,每位参训员工都顺利通过,并获得了“CPR+AED”培训合格证书。这充分证明,在医护团队的专业指导下,普通人也能掌握规范的急救技能。经过专业培训并顺利考核合格后,卫事康的员工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不仅能够保障医院日常运转,更能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生命赢得宝贵时间。他们既是“黄金四分钟”的守护者,也是医院安全防线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在此,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及其护理部在工作上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对本文的审阅与修订工作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