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资质一直是一个很热门的资质,物业管理公司想要进行物业管理都得办理物业管理资质,新办的物业公司如果没有企业资质,不允许接管物业管理项目,那么现在新办的企业该怎么办呢?2017年12月1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取消物业服务企业资质核定相关工作的通知》建办房[2017]75号再次取消物业服务企业资质核定,其中第一条规定:各地不再受理物业服务企业资质核定申请和资质变更、更换、补证申请,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将原核定的物业服务企业资质作为承接物业管理业务的条件。这个表述真正意味着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认定成为历史,物业资质是真的被全面取消了!沸沸扬扬的物业管理资质取消与否话题,终于尘埃落定,是彻底的取消了。在这里我就来给大家介绍物业资质取消的真正原因。
按照规定,本来新设立的物业管理企业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持相关文件向当地人民政府房地产主管部门申请暂定三级资质。
但是,现在物业资质已经全国停止审批了!不管是一级、二级、三级还是暂定级。新的物业企业服务许可证制度还没有出台,新成立的物业企业只要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包括物业服务就可以啦,无需再申请资质。取消物业服务企业资质核定降低了成立物业管理公司的门槛,所有取得相应工商营业执照的企业都可以进入物业服务市场承接物业项目,市场门槛降低,有利与大众创兴,万众创业!
1、资质和企业能力不成等号,有资质不代表会做物业。大部分物业公司都是开发商的下属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捆绑贩卖,没有给业主选择的余地,当然也不会把业主的诉求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
2、资质标准和物业企业的服务标准有错位现象。一级资质的企业也可能做着三级的服务标准,三级也可能做着一级资质的服务标准,资质标准再也不能成为评价一个物业公司好坏的依据了,所以还不如取消算了。
3、资质要求的标准能达到要求的极少,形成弄虚作假成风。大部分物业公司都没有达到资质标准所要求的条件,可能就是开发商随便挂靠一个空壳公司,随便招一批退休老大妈老大爷,然后就进小区了。
4、市场发展的规律到了市场放开的时候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严格的企业资质等级制度,但是现在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要求了,犹如电脑公司、餐饮公司、宾馆经营一样,需要完全市场化,自由品质竞争,优胜略汰,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做好管控即可。那么物业企业也一样,不需要资质,按照行业服务标准规范做好就行。
相信很多业主都和我一样,面对国家政策的出台,都在想象物业管理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其实很简单,好的物业服务企业蒸蒸日上,服务不到位、不作为的物业企业被市场淘汰,这也是国家出台各项政策的目的之一。
物业企业手里现有的资质还有效吗?
答:已经取得的资质证书在有效期未到之前都还有效,可以按照正常程序参与招投标,承接工程项目。但是资质到期后就不能再申请延期也不能申请升级。
物业管理取消后还能招投标么?如何参与呢?
没有资质的物业公司可以到当地工商部门咨询,并办理相关的物业服务许可证,然后就可以照样承接物业服务项目。
其实,一直以来,传统的物业管理公司都属于开发商的下属公司或亲戚公司,在售楼时就附带签署了物业临时管理合同,没有给业主选择的机会,也没有给其他物业公司参与公平的市场竞争的机会。由于这类物业公司大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对物业服务的重视度较低,导致业主怨声载道,国家又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取消物业资质,打破行业垄断壁垒,加大行业竞争,反而有利于物业行业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健康发展。当然,后续物业行业怎么走,还是要等国家后续政策的出台。
本届政府牵动改革的“牛鼻子”就是深入推进“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建筑业市场管理的表现之一就是,对企业资质做“减法”。资质街奉劝各大物业公司一句:踏踏实实做物业,兢兢业业干工作,认认真真做服务,一心一意为业主,否则出局比过去更快。
物业服务行业将迎来不再认定资质的新时代。而这个时代的起点就是2017年9月6日。那么,问题来了!不再认定新的资质是不是等于取消资质?物业企业凭什么条件去投标?资质被取消会给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1、凭资质认英雄的年代终结。物业服务企业资质取消后,行业竞争的整体格局将发生本质改变。《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规定: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可以承接各种物业管理项目,二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可以承接30万平方米以下的住宅项目和8万平方米以下的非住宅项目的物业管理业务,三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可以承接20万平方米以下住宅项目和5万平方米以下的非住宅项目的物业管理业务。往后,这种门槛将取消,凭资质认英雄的年代终结。
2、“门外汉”跨界入侵的情况增多。资质取消后,营业执照上包含“物业服务”内容的企业,就可以参与物业服务项目投标,不再有资质方面的限制。外延扩大了,符合条件的企业大大增加。特别是在把社区看成金矿,资本频频进入的背景下,“门外汉”跨界入侵的情况增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3、出借资质的现象将减少,管理实力弱的“影子”公司将会被市场淘汰,从消息面看,取消资质核定不等于取消资质。
4、合伙制和项目经理将崛起。《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中,对低资质企业服务面积的限制,剥夺了业主自由选择权以及新创企业的创新精神。物业企业资质被取消,符合“淡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能力”的事中事后监管理念,目的是为了降低行业就业创业门槛,激发市场活力。市场竞争的政策壁垒被取消,项目经理创业门槛大大降低,曾经由政府说了算的“资质”,现在被市场接过了话语权——你行,你就上!
大家放心,不久之后后续政策肯定会出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