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船载千钧,越过艰难险阻,经历惊涛骇浪,穿越百年,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懂得触摸历史,展望将来,才能更好地出发。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更好开展近期的党纪学习教育,5月下旬,在大桥党工委的支持下,大桥街道创业者党总支和卫事康党支部开展联合党建,举办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红船,红色传承,重走一大路活动。
重走“一大”路,不仅是为了怀念革命先烈,更是为了汲取那份信仰的力量,唤起初心的坚守。在这条充满历史意义的道路上,我们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感受那份永不褪色的信仰和执着。
重走一大路的路线,由狮子汇渡口的登船转到南湖会议的“红船”的历史再现,再到南湖革命纪念馆、嘉兴红色人物展(纪念嘉兴解放75周年)、嘉兴地方党史纪念馆接受“红船精神”的熏陶,聆听建党故事,汲取信仰的力量,回味初心的赤诚。
1
1921年7月下旬,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李汉俊的寓所秘密举行,因发现可疑情况后被迫停止,在李达夫人王会悟(嘉兴桐乡人)建议下,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
2
一大代表们在嘉兴鸳鸯湖短暂休整后,由春波门外的狮子汇渡口登船上湖心岛,再转南湖游船,在游船中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
现今河岸上,铸有代表们登船的铜像,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12尊铜像或站,或坐,三三两两地正在交谈,其中唯一的女性、一大会务工作者王会悟站在临水的河埠上,翘首眺望前方驶近的南湖游船。
4
在南湖湖心岛,为了还原历史场景,按原尺寸仿制一条中共一大纪念船,中国革命红船由此起航,而嘉兴从此成了红色的原点。
我们从船的窗格里,似乎能听到代表们慷慨激昴的声音,更能看到青春中国的希望,看到由此开启的中国革命的壮丽篇章……如今,我们站在红船的起航地,回顾先烈们的奋斗岁月,感受到了红船精神的深远意义。
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红船精神”,将其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深刻阐述了“红船精神”的丰富内涵、历史地位、时代价值。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红船精神”,铸就了中华儿女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成为我们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大桥街道创业者党总支和卫事康党支部的党员们在沉浸式体验后,将聆听建党故事,系统地接受“红船精神”教育作为了重走一大路活动的重点。
通过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嘉兴红色人物展(纪念嘉兴解放75周年)、嘉兴地方党史纪念馆聆听、参观、互动,真切感受到百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炎黄子孙筚路蓝缕,旧貌换新颜,取得了史诗般的成就。
而在红色原点的嘉兴,“红船精神”已融入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在展览中,我们看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也看到了嘉兴儿女们正从“红船精神”中汲取养分、获取前行动力,让“红船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讲解员们的详细讲解,让党员们置身于百年奋斗征程中,在历史波澜壮阔的画面里,对照当下,感悟到警醒和激励。
大桥街道创业者党总支和卫事康党支部的党员们通过重走一大路,让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更加生动,身体力行地实践“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红船,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的“六个一”的场景体验式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实现“精神传承、思想升华”的目的。
党员们回顾着“一大”惊险的故事,重温着入党的誓词,回顾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心里满是感动。广大党员通过留影、讨论、互动、留言,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也更加明白,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发展前行的道路上,更要懂得回顾我们党百年来的奋斗历程,在彰显党的力量的同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我们将继续传承和发扬“红船精神”,让这份信仰的力量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