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方的需求就是我们服务的方向。就类似五菱在疫情期间的一句话,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客户(医院)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对应的配套服务。”
这是卫事康驻江苏省肿瘤医院运送部经理赵溧荣,给公司品牌宣传部的一段留言。
忙到当天下午16点,他才有了个喘息的机会,就利用这个空档做了以上的回复。梅雨季的南京,潮湿闷热,接连10多天的阴雨天气,让人稍微动一动就是一身汗。
穿行在医院各个角落的运送员们,时间总是被切分的很细碎,看似毫无章法,却精细的让人难以想像。黏腻难熬之下,是高负荷而又严密的工作指标,卫事康运送团队克服了天气等不利因素,精确无误地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
工作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需求为先,是做好服务的一项硬指标。卫事康根据院方的实际需求,做好了相关配套的延伸工作。力争解决需求,使工作顺畅。
比如,在CT等科室,卫事康的运送员在等候时,会协助做好引导患者的工作;再比如,内镜室驻守运送员,会协助医护做好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这些配合,极大地提高了医护的工作效率和运转速度,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更完美地契合了客户需求为先的服务准则。
有人说,医院后勤服务中央运送就像是一个为医护人员服务的快递员或搬运工,这种说法很生动,但并不完全准确。虽然在医院运转过程中,中央运送工作中递送或搬运是其重要表现,但细细推演,你会发觉其性能不仅限定于此。
从效能上来看,中央运送像是一个高效运转的调配指挥中心,通过对医院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统筹调配,实现了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
24小时响应,覆盖全院相关科室的卫事康驻江苏肿瘤项目的中央运送团队的工作任务体现在以下方面:病人接送陪检、标本收送、药品输送、文书传递、设备及其他物资转运、临时运送、医疗废物处理工作等。
卫事康在保持运送的及时性与规范性来确保医疗安全的同时,始终把用户需求放在重要的位置。他们在服务过程中,始终以提高医院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为目标,不断地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方式。
作为医院日常运行环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运送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专业性、协调性直接影响临床工作的开展。服务关键的 “运”和“送”,根据其性质的不同,项目主要开展以下服务:
循环运送
按设计好的工作路线定时、定点运送文件、标本和材料以及药品、物品、试管等非紧急性物品等。
计划运送
针对一些有规律的、时间相对集中的、频率较低的运送项目,例如:棉织品的收发、医疗垃圾、消毒包的收发以及输液盐水、制剂药水的发放等。
预约运送
服务需求者可以对于一些需要预约的检查项目进行预约,并在规定的恰当时间安排员工完成运送服务。
即时运送
对于相对紧急或非规律性的运送项目,如:血气分析、抢救病人使用的药品、急诊病人的检查报告单等,运送中心将会及时分派人员完成。
驻守
根据特殊要求,操作规范、消毒隔离要求较高的相关科室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指派专职人员提供服务(外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
中央运送不仅是医疗资源的调配者和管理者,还是医院日常运转和应急响应的守护者。只有当我们充分认识到医院后勤管理服务中央运送的多重职责,才能更好地明确服务的意义所在,从而为院方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实现的关键在人,卫事康的运送团队在招聘时就注意选用身体素质好、形象气质佳、善于沟通、会表达、积极乐观、文化程度相对高一些的人员。从到岗那天起除专业技能 培训外,还对公司的理念及文化传统进行培训学习,并着重介绍院方的特色医疗、救死扶伤等事迹,并在每日的例会上,由员工轮流讲述文化理念、服务用语,身体力行传播正能量。
工作从来都是日常和细节一步步去累积的,那些日复一日的琐碎和单调里,总有一些感人的故事在发生……
满足和幸福
在206病区,一位体重达到200斤的术后病人要去CT室做检查,前两天家属就开始为如何去检查在发愁,未做手术前患者自己行动就有些吃力,现在一动也不能动的情况下,估计没有5个壮汉根本搬不动他。况且陪护的家属是患者的母亲,又瘦又小的她,根本无计可施。
赵溧荣了解到家属的担心后,劝慰道“有我们在,一切请您放心!”由此,由他带领两名员工和医护一起组成五人的运送组,合理安排好分工,规划好路线,顺利完成了这项运送陪检任务。
看到儿子顺利平稳转运到病房的床上,做母亲那颗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激动的泪水盈眶并一个劲地道谢。又累又倦的运送员们看到自己的工作解决了病患及家属的后顾之忧,大大地松了口气。虽然工作非常辛苦,但病人能得到及时救治,让他们觉得一切的付出是值得的。
也许有人会说,这则小故事体现的是特殊场景下的应对,有亮点不足为奇。日常工作出彩才是真实力,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在日常的那些动人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