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厦门一如往常炎热。我和往常一样 5:30点起床,透过窗户看到了晨光已然大亮,霞光下,一切都像镀了层金边。
“今天又是新的一天!”我想。作为一名医院后勤管理服务人,卫事康驻厦一项目的经理,因医疗的特殊性,我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战备状态的,手机24小时开机从不敢静音。而选择在医院就近居住,是保证在出现紧急状况时,十分钟之内就可以到达现场。
简单的洗漱、早餐后,开始整理资料,准备到医院之后的晨会内容。7:40召开完晨会,便带领其他主管到科室查房,了解病人病情,检查护理员照护病患的工作进程,满意度情况,有无工作上的疏失、人员的脱岗,并就此征询医护人员意见,和家属和病患沟通,遇到问题随时解决,直至下班……
这几乎是每天不变的行程,和医护人员不同,由于我们护理员从事的工作是生活护理,事情往往繁琐而细碎,用奔走陀螺来形容也不为过。
医院护理员岗位的工作重点是在床边生活护理,因此,管理人员大部分时间是处在走动管理状态中。如果医院是赛场,把所有的工作人员比喻成运动员,医护是跑百米的,生活照护的就是跑马拉松的,不仅需要专业,还需要时间和耐力。
这一天和以往似乎并没什么不同,一切都在按部就班进行。然而,下午16点我突然接到了护理部总长的电话,让我送护理员范师傅去发热门诊隔离。随即便收到消息,厦一在主动筛查中发现,后勤物流人员例行的核酸检测样本有一例呈阳性,流调显示我们员工中有次密接人员,员工大部分已经落实了隔离的相关政策,范师傅由于因下班接紧急通知赶回,必须由主管带领到发热门诊报道,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隔离。
虽说处在战备状态,也有心理准备,但如此近距离和疫情作战还是有点紧张。而项目管理处也在即刻向公司上报,并在上级要求下,无条件配合医院共同抗疫,要求立即启动《卫事康新冠疫情应急预案》,建立突发疫情的监测系统,强化值班制度,建立疫情防控应急小组,做好应急的战备要求。
傍晚时分,接到院方紧急通知,要求卫事康全员必须在当天(9月12日)晚上全部完成核酸检测并核对上报一个不能遗漏。其实,不止是卫事康,全体医护包括医院所有的后勤服务人员都必须在当晚全部完成核酸检测。
间不容发,卫事康应急小组立即启动24小时工作状态,分头在微信群、电话追踪联络员工,并对不理解的员工进行解释宣传,想尽办法排除了疑难,带队组织员工分批次到医院指定地点进行核酸检测,直到凌晨所有检测任务完成,小组成员们都在此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也就在此时,我发现自己的喉咙已经在不知觉中沙哑,而所有在场的管理人员也无一例外,全喊哑了嗓子。
一夜无眠,核对完所有信息无误后,大家都熬红了眼睛,害怕也无暇顾及了。大家都明白,我们所处的厦一医院已经成为了此次厦门疫情的风暴眼,我们已然身处暴风中央。
很快,厦一医院开始实行封闭管理。门诊停止,手术减少,医护吃住在科室,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护理部及其他各个部门也都在科室坚守。
因为封闭启动得太迅速,为了解决卫事康上班的护理员吃饭难的问题,医护人员在封闭当天用自己的餐卡帮护理员刷餐,解决护理员吃饭之需。除此之外,还送上了牛奶,方便面,并专门拨出房间给护理员休息。
战“疫”征程中,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面对疫情,卫事康人要有站得出来、冲得上去、顶得上的魄力,帮助医护工作人员分担一部分工作。”在我发动动员后,所有的主管都积极请命请求上前线抗疫,无一人退缩。
疫情防控既是一次硬仗,更是一场大考。考验着卫事康人的决断力,为配合医院,安抚员工,同时维护正常上班次序两不误,每天的工作都是一场对体力的考验。为了共同打赢疫情这场艰巨的战役,作为项目经理的我必须做好统筹安排,在院方的支持协调下,我将项目所有的主管充实到应急小组中来,并将他们分成两组分别在院外院内,协作处理工作。
院内的应急小组由我、胡小红、李春生、李定元组成,我们进入后,一方面,协调增加疫情防控宣传,加强员工防疫防控知识(加强手卫生、规范佩戴口罩等)和作业规范的培训,对现场进行安全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积极与院方建立紧密联系,组织员工每天测体温和核酸检测工作,完成所有项目人员的正确信息登记、收录以免遗漏。在做好相关工作的同时,还严格执行公司突发疫情的报告程序,对疫情实行公司日报告制度,接受公司的整体抗疫战略部署和相关支持。
另一方面,对于员工吃饭难的问题,积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资源,联系医院食堂安排员工的一日三餐,由主管配送发放给护理员。对之前医护帮助解决就餐问题给予感谢的同时还对餐卡进行了充值补充。
与此同时,院外的应急小组,除了严格遵守核酸检测、体温、行程码等信息每日上报制度外,还要严格控制院外护理员动向,稳定队伍,减少人员流失,杜绝安全隐患上,从而从根本上强化人员管理工作。
此外,各主管包括我在内,对在隔离缓冲病房的、酒店隔离、居家隔离的员工,开展安抚工作,给他们鼓劲加油,打消他们顾虑,让他们听从安排,努力配合,相信政府,安心隔离。而相应的主管领导,更是会协同院方的健康专员一起,每天记录他们的核酸、体温信息。使项目管理处疫情的监测系统,完整科学地发挥了其指导作用。也为项目的抗疫工作,提供了详尽的数据支持。
面对疫情,厦一白衣天使逆向而行的坚定身影,给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卫事康团队以医护为榜样,用专业的职业操守来指引自己,将对病魔的恐惧抛在身后,义无反顾投身到抗疫行列。而我们也在战疫的打磨中,一步步成熟,工作也由最初的忙乱,慢慢过渡到坦然自信。
卫事康人在和疫情战斗的日日夜夜,每天也都在发生着感人的故事……
在抗疫期间发生的故事,成了我最难忘记的瞬间,它代表了厦门疫情最紧张的时刻及即将迎来胜利的重要截点。
每一位厦一的卫事康员工都在坚守岗位,没有因为疫情突发而惶恐、慌乱,依然在科室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生活照护;协助医护人员为患者及家属运送生活用品;协助患者检查;在患者服务前后做好手卫生;就算是再闷、再热我们都时刻戴好口罩,每一个微小的抗疫行动,都是我们为疫情胜利在做出自己的努力。
战“疫”期间,我们始终如一,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示。项目管理人员全力配合各科室护士长监管好护理员在病房的护理秩序,配合医院完成国家、省市卫健委领导的各种疫情期间的检查,确保疫情防控和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
1、防控得当,措施得力。厦门的此轮疫情终于得到了遏制!
2、10月7日傍晚,厦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对外宣布决定,当晚21时起,“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疫情防控获阶段性胜利。”
“我们不怕,为自己加油!感动点亮夜空,有你有我有梦就不同!”
耳边传来了《我们不怕》的抗疫歌曲,歌声让我心潮澎湃,在最紧张的时候,这首歌曲陪伴了我们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它见证了在这场战“疫”中卫事康人的拼搏、坚持和顽强,更见证了所有人对战胜疫情的信心。
疫情!不怕!因为我们在一起努力!在疫情期间,共度难关,大家团结得更加紧密,卫事康人和院方并肩作战,时刻牢记责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为专业的医院后勤保障服务,助力构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