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随着行业4.0亮相首届沪皖后勤发展论坛,行业4.0标准被引领。其实分析种种医疗后台管理,发现都存有共同点,其实就是谁打破了老式的管理模式,谁先引进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信息化时代,人工智慧时代,必须摒弃一些旧的管理思维,迎合新的管理模式。
在我们这个行业,年龄都普遍偏高,给管理者的思维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年龄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学习精神。
失败没遗憾,成功算赚到。一切皆有可能这句话人人都知道,但是不是每个人都相信,还是会因为害怕而踌躇不前。其实失败了又如何?失败没啥遗憾的,失败要敢于担当,成功了就算赚到了。
早在前期卫事康1.0、2.0、3.0的推出和3.5的迭代,我们不难发现,卫事康事实上已经进入了高于行业3.0的标准,只不过只是停留在系统的层面上,有平台没数据。现在我们卫事康也已经拥有了4.0标准的几乎全部功能。定位、考勤、签到、工单管理等等,也早已在系统中勇于尝试了抢单模式,并且更是集OA、仓管、保安巡更等一系列全联网体系,全部整合成一个系统,高度集成化使每个员工一套系统走到底。从不同角度看我们可以说是高于行业4.0标准,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我们的缺陷,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有平台但缺乏数据,缺乏媒体的烘托。但是我们每个员工就是最好的媒体;走出去都可以骄傲的说我们拥有行业4.0标准。薄弱在于大数据的积累,广大卫事康员工必须齐心协力去创造,在创造过程中去学习,去积累。管理层更应该努力学习信息化管理模式,很多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可能无法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走通,但只要肯学习,肯动脑,多出主意,相信我们可以共同适应和改进。

值得肯定的是,在公司执行层面的配合支持下,我们正在努力弯道超车,厦门解放军73集团军医院的成功试点,离不开上到叶永坚经理、李世红主管、王秋萍领班、黄杨春等一批有主见敢提想法的员工。在系统化管理面前,叶永坚经理努力排除万难,解决宽带问题,黄杨春大胆提出工单排单制等一系列想法,改进系统化流程,王秋萍不断提出各种不切实际的操作意见以及解决方案;下到连智能手机使用都可能很困难的普通雇员,尤其值得赞扬的是那些埋头在第一线的普通员工,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年龄普遍偏高的行业照样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现在每天看手机接单完工,已经成为73医院的常规工作习惯,少了那么一些对讲机喧嚣的叫声,多了些安静。
该项目也同时在南京军区总医院上线运行,在项目经理等管理层的共同努力下,取得良好的效果。
目前,卫事康4.1的其他相关功能正在有序的在各个项目点分开试行,部分有条件项目点,更是试行工单管理机制。上海静安牙防所的於宏团队也率先启用了工单管理模式,杨浦陈春红老师团队也吸纳了年轻的力量,闵行马敏老师的团队更是齐心合力、摩拳擦掌,从仓库管理下手。
接下来,公司将在全国各项目点铺开,为卫事康大数据平台做铺垫。让我们每一位卫事康成员共同努力,积淀良好的学习氛围,敢于面对信息化管理而努力,让我们记住2018年的这个秋天。
卫事康没有理由被行业边缘化,应该是行业排头兵!
2018年 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