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更加让您了解我们的资讯
understand our business
众志成城 共战“疫”情上海的春天是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总是频繁地给人们增添麻烦。疫情之下,卫事康人正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疫情、恶劣气候、突发状况一一而来。这时候就更到了考验人的决断力的时刻了,磅礴大雨之下,为了让病区能按时吃上饭,卫事康精中项目的聂老师带头冲进了暴雨中。原本也可以找理由说“等雨停”、“路湿滑”等原因避过风雨,但他们却做出了最辛苦的选择。坚持在雨中运送餐食,狂风暴雨里,雨披形同虚设,所有人的鞋子、衣服全部湿透了。 在运送上楼时,3号楼电梯还发生故障,只能靠员工徒手运送,所涉及病区的病人及职工的餐食都是走楼梯拎上去的。当他们在精疲力竭之时,看到用餐者吃到热腾腾的饭菜时,都开心地笑了。 在疫情中,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最早可以追溯到今年3月疫情爆发初期,那时候,疫情一日一变,各种预案和计划都已开始在推演了。但计划还是赶不上变化,眼看着就有员工因小区封闭管理而不能到岗的情况发生了。而且疫情的扩散程度,已经超出了预期。为了保持项目正常运营,精中项目聂老师、储老师、张老师根据公司的要求,开始驻守管理处,搭起临时高低床,以公办室...
发布时间:
2022
-
06
-
09
浏览次数:2146
众志成城 共战“疫”情 当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整体呈下降态势,但局部地区疫情仍在持续,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疫情防控总方针,切实降低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作为从事医院后勤管理服务的卫事康时刻牢记责任与担当,自2020年初至今,在疫情胶着时、在疫情反复时、在疫情高峰时,用初心使命提供服务,与医护携手同心,共同战“疫”。 尤其是今年3月份,在上海疫情多点高发、病毒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的严峻形势下,卫事康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而作为给整个城市战斗最前沿的“战斗堡垒”--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提供服务的卫事康公卫项目,已经全员进入“战斗状态”。 来势汹汹的疫情,超大的病患接待量,各种复杂的状况频发,疫情高峰叠加之下,新冠定点收治医院的公卫在院人数屡创历史新高。为全力做好集中收治任务,坚决落实“动态清零”疫情防控的总方针,公卫不断挖掘自身潜力,通过不断改造、优化临床布局,整个金山院区所有医疗区域均纳入闭环管理,用于新冠患者收治。 此时,卫事康一线在岗人员已经全部到位,且工作已达到了最大的负荷量。然而,工作量和工作区域还在不断增加,一线人员告急…...
发布时间:
2022
-
06
-
07
浏览次数:3093
\ 已肆虐全球两年之久的新冠疫情仍在持续,国内“外防反弹、内防输入”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增大。特大型城市的上海作为对外国际重要窗口,疫情防控压力首当其冲。为了打好疫情防控战役,护佑人民安全,作为上海抗疫主战场、主阵地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用专业和担当,全力以赴打造战“疫”堡垒,捍卫上海公共卫生安全。由于公卫项目的特殊地位,作为医院后勤管理服务公司来说为其提供服务,院感防控是最为重要的。在人们谈之色变的“新冠定点收治”医院时,卫事康公卫项目是有一份使命,一份医院后勤管理服务行业的担当,以及一份荣耀感来进行工作的。他们抱着打硬仗的心态,在院方的指导下,强化“内功”不放松,并且以“严苛”的要求来狠抓培训。 新冠疫情发生来的两年多时间,上海公卫中心对病毒及防御、治疗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新冠肺炎救治提供了宝贵的“上海经验”,这些经验都被中心所有的人贯彻执行并实际运用着。新冠病区有着严格的分区,一旦进入污染区工作,所有人都必须采取二级防护,每隔4小时就需要更换防护装备,包括N95口罩、防护服等。进入病区工作,需要了解病区的分区情况、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等各类知识,这一整套工作流程极大地保障了病区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这些不止是医护人员需要遵守执行,后勤保障服务的人员也是相同的标准要求。为了贯彻实施,培训考核乃至演练,更是之后应用到实际...
发布时间:
2022
-
03
-
10
浏览次数:3028
“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灯;在城市的尽头……有饱经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这是2008年,上海卷高考满分作文一《他们》中的一段话。他们虽生活在都市,却都觉得留在大城市可望不可及,城市的繁华、物质的丰厚、游乐的享受……几乎都与他们无关。 对他们来说生活即服务,单调的两点一线,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因而,14年的时光匆匆,但文中所折射的那份感动却一点儿也未被减退。他们不怕岁月的锉磨,无惧生活的坎坷。他们不是别人,正是每一个为生计努力打拼的普通人。是一群为了生活,不顾艰难,奋力前行的人。 卫事康的大家庭里,在温暖与爱的传统延续下,有太多这样的他们。而其中的健康照护们,则更为突出 为了生计,为了孩子,为了将来,他们告别从小生长的故土,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来到医院,在健康照护的岗位上勤恳劳动。做照护,从来不是一件容易事。不仅要掌握专业的护理知识,还得喂饭、喂水、擦身、洗脸、洗脚、端屎、端尿…… 枯燥的重复、又脏又累,有时候还得忍受病患的坏脾气。遇到过不去的坎了,偷偷到旁边擦干了泪,活...
发布时间:
2022
-
02
-
15
浏览次数:3350
9月12日,厦门一如往常炎热。我和往常一样 5:30点起床,透过窗户看到了晨光已然大亮,霞光下,一切都像镀了层金边。“今天又是新的一天!”我想。作为一名医院后勤管理服务人,卫事康驻厦一项目的经理,因医疗的特殊性,我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战备状态的,手机24小时开机从不敢静音。而选择在医院就近居住,是保证在出现紧急状况时,十分钟之内就可以到达现场。简单的洗漱、早餐后,开始整理资料,准备到医院之后的晨会内容。7:40召开完晨会,便带领其他主管到科室查房,了解病人病情,检查护理员照护病患的工作进程,满意度情况,有无工作上的疏失、人员的脱岗,并就此征询医护人员意见,和家属和病患沟通,遇到问题随时解决,直至下班……这几乎是每天不变的行程,和医护人员不同,由于我们护理员从事的工作是生活护理,事情往往繁琐而细碎,用奔走陀螺来形容也不为过。医院护理员岗位的工作重点是在床边生活护理,因此,管理人员大部分时间是处在走动管理状态中。如果医院是赛场,把所有的工作人员比喻成运动员,医护是跑百米的,生活照护的就是跑马拉松的,不仅需要专业,还需要时间和耐力。 这一天和以往似乎并没什么不同,一切都在按部就班进行。然而,下午16点我突然接到了护理部总长的电话,让我送护理员范师傅去发热门诊隔离。随即便收到消息,厦一在主动筛查中发现,后勤物流人员例行的核酸检测样本有一例呈阳性,流调显示我们员工中有次密接人员,员工...
发布时间:
2021
-
11
-
05
浏览次数:3013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唱响对党的赞歌,展示“乐观力”,用歌声唱出心声。特别推出“红心向党”云上团队赛歌会,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用歌唱红歌、歌唱正能量来感受红色精神,汲取红色力量。通过红歌比赛,让全国各项目之间形成良性竞赛的氛围,增加团队的荣誉感和凝聚力,提升品牌形象和企业影响力。本次大赛采取团队“云上”赛歌的形式展开,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非工作时间、地点,以及一个月的期限,充分体现了活动形式自由灵活的特点。作品提交方式:登陆指定网络平台歌房后演唱采用视频上麦的方式;演唱结束后,选择上传保存记录;注:歌曲如重复上传,以分数最高来计算。具体详情可与品牌宣传部联系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卫事康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学党史、歌唱正能量,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党的故事。发动广大员工,唱响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新时代的歌曲,大力弘扬卫事康精神,展现卫事康人积极向上的乐观力,为奋力开创企业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2
浏览次数:3533